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第二次国共合作 ,国际上称 第二次统一战线 (英语: Second United Front ),是指中国全面 对日抗战 期间 中国共产党 与 中国国民党 完成的第二次和解与合作。 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 苏联 对中共指示应联蒋抗日。 国民政府采 安内攘外 方针,也遭到中国地方军阀的反对。
      zh.wikipedia.org/zh-hans/第二次国共合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第二次國共合作 ,國際上稱 第二次統一戰線 (英語: Second United Front ),是指中國全面 對日抗戰 期間 中國共產黨 與 中國國民黨 完成的第二次和解與合作。 第一次國共內戰期間, 蘇聯 對中共指示應聯蔣抗日。 國民政府採 安內攘外 方針,也遭到中國地方軍閥的反對。 張學良 發動 西安事變 挾持蔣中正,國民政府被迫放棄對內統一的政策,進行第二次國共合作。 歷史 [ 編輯] 中國國民黨 [ 編輯] 中國國民黨在面對日本軍事步步逼進,在抗日情緒高漲的壓力下,蔣中正也對其先安內後攘外政策作出調整,願意和中國共產黨商討共同抗日。 1935年11月, 中國國民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後,蔣中正對進行中之中日外交談判採取了強硬態度;調整了對蘇聯之政策。

  3. 國共第二次合作又稱為全面抗戰時期的國共合作是指1937年至1945年期間中華民族在全民抗日的基礎上實現了國共兩黨之間的廣泛合作。 這個時期,國共兩黨共同抵禦了日本軍隊的入侵,也在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合作。

  4. 第二次国共合作 ,国际上称 第二次统一战线 (英语: Second United Front ),是指中国全面 对日抗战 期间 中国共产党 与 中国国民党 完成的第二次和解与合作。 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 苏联 对中共指示应联蒋抗日。 国民政府采 安内攘外 方针,也遭到中国地方军阀的反对。 张学良 发动 西安事变 挟持蒋中正,国民政府被迫放弃对内统一的政策,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 历史 [ 编辑] 中国国民党 [ 编辑] 中国国民党在面对日本军事步步逼进,在抗日情绪高涨的压力下,蒋中正也对其先安内后攘外政策作出调整,愿意和中国共产党商讨共同抗日。 1935年11月, 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后,蒋中正对进行中之中日外交谈判采取了强硬态度;调整了对苏联之政策。

  5.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3-1927) 第一次国共合作發生於1920年代。 开始時,中国国民党与新興之中国共产党合作,后因与中国共产党政见分歧,中国国民党旨在建立由中国人独立主政之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 共和国 ,而中国共产党旨在建立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共产主义国家。 三民主义 与 共产主义 的不可调和,加上不愿其他党派扰乱当时混乱局面,所以采取排共政策。 后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反帝反封建」,要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組成「革命 统一战线 」。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二大提出实行“党外合作”(即所有合作均不涉及党内事务),但 共产国际 驻华代表 马林 却倡议实行“党内合作”(即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把中国国民党改造为各革命阶级联盟。

    • 概觀
    • 基本介紹
    • 歷史背景
    • 歷史進程
    • 事件紀實
    • 方針策略
    • 堅持原則
    • 歷史意義

    國共第二次合作一般指本詞條

    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同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1937年8月中旬蔣介石被迫同意將在陝北的中央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23日,蔣介石發表談話承認了共產黨的合法地位。10月間,又將在南方十三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至此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第二次國共合作開始。

    •中文名:第二次國共合作

    •外文名:The second KMT-CPC Cooperation

    •歷史時期:抗日戰爭時期

    •開始時間:1937年8月中旬

    •結束時間:1946年6月

    •合作雙方:國民黨,共產黨

    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侵占中國東北後,中國共產黨為建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

    1933年1月,中國共產黨發表宣言,首次提出紅軍準備在三個條件下與任何武裝部隊訂立共同對日作戰的協定。

    1935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又發表了《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八一宣言》),再次明確表示只要國民黨軍隊停止進攻蘇區,實行對日作戰,紅軍願立刻與之攜手,共同救國。宣言建議一切願意參加抗日救國事業的黨派、團體、名流學者、政治家和地方軍政機關進行談判,共同籌組國防政府和抗日聯軍,並呼籲各黨派和軍隊首先停止內戰,以便集中一切國力去為抗日救國的神聖事業而奮鬥。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窯堡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從理論和政策上正式確立了中國共產黨關於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的總路線,提出“黨的任務就是把紅軍的活動和全國的工人、農民、學生、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的一切活動匯合起來,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革命戰線”。瓦窯堡會議後,共產黨一方面積極促進一二九學生運動後全國人民中日益高漲的抗日救亡運動的浪潮,另一方面儘可能地向國民黨上層領導人和軍隊將領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

    1936年5月5日,中國共產黨向國民黨政府發出《停戰議和一致抗日》的通電,將“抗日反蔣”政策轉變為“逼蔣抗日”政策。

    8月25日,中共中央公開發表《中國共產黨致中國國民黨書》,信中再次呼籲停止內戰,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中國共產黨迅速確定了和平解決的方針,並應張學良、楊虎城的邀請,派周恩來、葉劍英等人赴西安談判,迫使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等6項條件。

    為了促進國共兩黨合作的實現, 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又致電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提出五項要求:停止內戰,一致對外;保障言論、集會、結社之自由,釋放一切政治犯;召開各黨各派各界各軍的代表會議,集中全國人才,共同救國;迅速完成對日作戰之一切準備工作;改善人民生活。同時提出四項保證:如果國民黨將上述五項要求定為國策,共產黨願保證停止武力推翻國民黨政府的方針;工農政府改名為中華民國特區政府,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特區實行徹底的民主制度;停止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1937年7月,周恩來等與蔣介石等在廬山談判。

    1937年9月,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殺。

    1938年3月,中國軍隊取得台兒莊大捷。

    1940年7月,八路軍發起百團大戰。

    1941年1月,皖南事變爆發,中共重建新四軍。

    進步勢力

    進步勢力是指工人、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他們是統一戰線的基礎,抗日的主要依靠力量。為了發展進步勢力,中國共產黨衝破國民黨的種種限制,廣泛地發動人民民眾主要是農民民眾,發展革命武裝和開闢、擴大抗日根據地。這為阻止時局逆轉、阻止投降和分裂創造了條件,也為堅持抗戰並爭取抗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中間勢力

    中間勢力主要是指民族資產階級、開明紳士和地方實力派。為了爭取中間勢力,毛澤東指出,我們需要三個條件:第一,“我們有充足的力量”;第二,“尊重他們的利益”;第三,“我們對頑固派作堅決的鬥爭,並能一步一步地取得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的努力爭取下,抗日戰爭時期,工商界、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和其他中間勢力中,越來越多的人與中國共產黨發生了比較密切的聯繫,並且在政治上日益向黨靠攏。 中間勢力的作用,我可以舉出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國民黨左派領導人之一鄧演達為例。他一方面反對蔣介石、汪精衛在南京建立的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政權;另一方面也不贊成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蘇維埃運動;主張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這是中間路線觀點在中國的最明顯的表現。今天,由中國醫藥衛生、科學技術和文化教育界的中、高級知識分子組成、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農工民主黨,就是鄧演達組織的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於1947年演變而成的。我還可以舉出中國民主同盟(它更是中間勢力的有突出代表性的政治組織),在反內戰、反飢餓、反迫害的鬥爭中,李公朴、聞一多、杜斌丞、楊伯愷和於邦齊等優秀人物,慘遭蔣介石特務的殺害;擔任過民盟中央主席的都是知識界很有威望的重量級人物,有:黃炎培、張瀾、沈鈞儒、史良、胡愈之、楚圖南、費孝通。 1927年大革命為什麼一下子失敗了?就是因為中間勢力大多數偏向國民黨。後來抗日起來了,才發生根本變化。中間勢力的特點就是動搖、不斷分化。分化的結果,大多數站到共產黨一邊,站到國民黨那邊的也有,但很少。

    頑固勢力

    頑固勢力指的是蔣介石為代表的親美派國民黨,和指大資產階級的抗日派。他們採取兩面政策,既主張團結抗日,又限共、溶共、反共,並摧殘進步勢力。據此,中國共產黨以既聯合又鬥爭的政策來對待它。黨提出了“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的口號,在同頑固派的鬥爭中堅持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不僅有效地打退了國民黨發動的三次反共高潮,而且繼續保持了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局面。

    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關鍵,在於形成並基本堅持了以國共合作為主要內容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總結這個時期的統一戰線經驗,主要是堅持了四個原則:

    求同存異

    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要以弱小的綜合國力戰勝處於帝國主義階段的日本,就必須實行全民族的大團結、大聯合,建立起以國共兩大軍事、政治勢力為主的統一戰線。而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是階級基礎和性質完全不同的黨,特別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以後,汪精衛等在國民黨內提出在“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反革命屠殺政策的指導下,無數共產黨人遭到殺害。兩黨處於不共戴天的仇視狀態,但在困難當頭、民族危亡的時候,中國共產黨以博大胸懷、捐棄前嫌,從國家和民族大局出發,提出與國民黨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中國共產黨為爭取蔣介石政府抗日,求抗日之大同,在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下,在許多非原則性問題上作了讓步。國共兩黨在國家受到侵略,以民族利益為重,同仇敵愾,共抵外敵。

    既統一又獨立

    為了抗日,中國共產黨必須同國民黨建立統一戰線;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血的教訓、共產黨人的革命綱領,要求在統一戰線中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國民黨是執政的黨,它對共產黨的既定方針是限制以達到消滅。如果事事都要同國民黨統一,徵得它的同意,那只能是把自己的手腳束縛起來,向國民黨全面投降。中國共產黨在毛澤東的正確領導下,不僅制定了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正確的路線、方針,而且適時地提出了許多處理合作中出現的問題的政策、策略,使統一戰線能夠得以維持,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又使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性、先進性得以保持,“在中國革命史上開闢了一個新紀元”。

    既聯合又鬥爭

    內部意義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侵略軍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7月8日,中共中央通電全國,號召國共合作和全民族團結,建立民族統一戰線,抵抗日本的侵略。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陝北的紅軍主力和留在南方的紅軍、游擊隊分別於同年8月和10月,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和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 在8年抗戰中,中國共產黨堅持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和依靠廣大人民民眾的全面抗戰路線,實行了持久戰的戰略方針,開闢了廣闊的敵後戰場,建立了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先後打退了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三次反共高潮。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等人民抗日武裝,開展了艱苦卓絕的敵後抗日游擊戰爭,進行了著名的平型關戰役和百團大戰等十二萬五千餘次對敵作戰。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中國共產黨成為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中流砥柱,黨所領導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戰爭中得到了空前壯大,成為決定中國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1945年8月,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取得了偉大勝利。 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獨立自主原則﹐確保無產階級在統一戰線中的政治領導權﹔堅持放手發動民眾﹐開展敵後游擊戰爭﹐擴大抗日人民武裝和抗日根據地﹐並在根據地內建立“三三制”政權﹐即在政權人員的分配上﹐共產黨員(代表工人階級和貧農)﹑左派進步分子(代表小資產階級)﹑中間分子及其它分子(代表中產階級和開明紳士)大體各占三分之一。針對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中國共產黨採取了“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總方針﹐執行“又團結又鬥爭﹐以鬥爭求團結”的政策﹐在與頑固派的鬥爭中﹐堅持“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從而克服了國民黨當局製造的反共摩擦﹐發展和壯大了人民抗日力量﹐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保證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對於外國

    第二次國共合作無論在醞釀時期還是在合作期間,蘇美等國都曾起過積極作用,並一直維持到抗日戰爭取得最後勝利,以後由於美國的扶蔣反共政策,使國共關係完全破裂。 早在醞釀時期,共產國際和蘇聯就指示中共應當同其他一切抗日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蘇聯還從中斡旋,為謀求國共兩黨的重新合作努力。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發生後,各國從各自不同的利益出發,對事變採取不同的態度。蘇聯支持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美英法等國從需要中國牽制日本維護自身利益出發,也支持和平解決。正是由於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才為第二次國共合作提供了前提。斯諾在《西行漫記》中說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是"中國得了利,日本失了利。“七七”事變後,中國人民的抗日得到了廣泛的國際援助和支持,最終形成了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並作為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組成部分,長期得到蘇美英等盟國的支持。 第二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後,兩黨關係在曲折中發展,國民黨先後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使兩黨關係幾至破裂。在國內外強大壓力下,蔣介石不敢公開中止兩黨關係。美國對蔣介石施加壓力對維護國共合作關係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如皖南事變發生後,美國總統羅斯福派特使居里來華對國共關係進行調解,希望兩黨能團結抗日,居里在重慶與蔣介石和周恩來分別會談,並向蔣聲言:“美國在國共糾紛未獲解決前,無法大量援助中國” 。以此向蔣介石施加壓力,迫使其改善國共關係。 1943年,共產國際宣布解散,蔣介石拋出《中國之命運》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在此之後,1944年6月,美國總統羅斯福派副總統華萊士來華與蔣會談,調解國共兩黨關係,華萊士說:“羅斯福總統曾經談到中國共產黨。羅斯福總統認為,共產黨人和國民黨的黨員終究都是中國人,他們基本上是朋友,‘朋友之間總有商量的餘地’ ”。“羅斯福總統表示,如果雙方不能夠一致,他們可以‘找一個朋友來’,並且表示他可以充當那個朋友”。蔣介石說美國“不了解共產黨對中國政府所構成的威脅,並且過高估計了共產黨抗日的作用”,並提出要政治解決之。可見蔣介石並不是真誠同共產黨合作,由於美國的強大壓力,使得蔣不能不作出一些讓步。 當然,美國調停國共關係是從它自身利益出發的。在抗戰勝利前夕,美國也曾就組成聯合政府從中斡旋,但在羅斯福總統逝世後,杜魯門上台,加上蘇聯紅軍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偉大勝利,美國的調停就越來越偏向國民黨一邊,最後推行一套反動的扶蔣反共政策。

  6. 第二次國共合作 ,國際上稱 第二次統一戰線 (英語: Second United Front ),是指中國全面 對日抗戰 期間 中國共產黨 與 中國國民黨 完成的第二次和解與合作。 第一次國共內戰期間, 蘇聯 對中共指示應聯蔣抗日。 國民政府採 安內攘外 方針,也遭到中國地方軍閥的反對。 張學良 發動 西安事變 挾持蔣中正,國民政府被迫放棄對內統一的政策,進行第二次國共合作。 Quick Facts 第二次國共合作, 別名 ... Close.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第二次國共合作,國際上稱第二次統一戰線(英語:),是指中國全面對日抗戰期間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完成的第二次和解與合作。 第一次國共內戰期間,蘇聯對中共指示應聯蔣抗日。

  7. 第二次國共合作受到全國各族人民各民主黨派和愛國民主人士的熱烈歡迎推動了全民族抗日統一戰線的發展第二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後兩黨關係在曲折中發展國民黨曾先後掀起三次反共高潮但由於中國共產黨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對國民黨頑固派採取既聯合又鬥爭的策略兩黨關係始終沒有破裂統一戰線得到維持保證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1946年6月,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第二次國共合作結束。 [1] 參考資料. 1. 中國中共黨史學會編.中國共產黨歷史系列辭典:中共黨史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9. 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將《中國共產黨為公佈國共合作宣言》送交國民黨。 8月中旬,蔣介石被迫同意將陝北的中央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