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馬鼎盛和紅虹是紅線女和馬師曾的親生兒女他們兩人所走的人生道路不同其聲譽和影響在人們心目中很不一樣。 馬鼎盛1949年出生於香港,1955年隨父(母)親返回內地。 在廣州讀小學,在北京讀中學;高中未讀完,文化大革命開始,七十年代回來廣州在一家工廠當工人。 八十年代,憑有香港的「出世紙」申請移居香港,曾在多間報社任職,亦到電台、電視客串時事評論員、軍事評論員和節目主持,香港鳳凰電視台成立後,即加入到鳳凰台工作,擔任專職軍事評論和節目主持人。 馬鼎盛說得一口較流利的普通話和粵語。

  2. 2023年12月11日 · 2023.12.11. 撰文:Kelly Check. 一代粵劇名伶紅線女 (女姐)在2013年12月8日晚上8時20分因心肌梗塞病逝於廣東省人民醫院終年88歲家人其後於廣州市華僑新村家內設靈讓親友及同業致祭並在紅線女工作的紅線女藝術中心設立公眾靈堂13號舉行追思會女兒紅虹兒子馬鼎昌及馬鼎盛均有出席會上放映馬鼎盛為媽媽拍攝片長1小時的藝術特輯永恆的舞台》,數百歌迷到場悼念。 【當年今周】 紅線女廣州病逝 兒子馬鼎盛剖白母子關係│2013年12月14日.

    • Kelly Check
    • 2 分鐘
  3. 1955年的一個早上紅線女帶著女兒紅虹和兩個只有幾歲大的兒子還有徒弟紅荳子後來是林家聲太太),出現在深圳火車站正在等候前往廣州的火車。 她的另一個徒弟南紅(後來是導演楚原的太太),臨時得到通知,趕去車站與師父話別。 這個消息頓時轟動了全香港,因為在中國那邊,此時仍是竹幕低垂,大陸與香港之間,還未曾開放民間往來。 紅線女突然全家北上甚至徒弟要匆忙趕去車站話別看來她此行是打算一去不歸了。 紅線女的北上,連續多天都是報紙上的頭條新聞,大家都在臆測她此行的目的何在? 沒有多久,便有消息傳來,紅線女出任廣東省粵劇學院的副院長。 而這間學院的院長,赫然是紅線女的前夫馬師曾。 在此之前,馬師曾早已去了廣州。 他和紅線女在香港曾經辦妥了離婚手續,並由法庭判決兒女歸由紅線女撫養。

  4. 紅線女與女兒紅虹母女關係一度決裂不過文革期間紅虹與女姐劃清界線甚至點名批鬥母親母女關係決裂至1981年紅虹突然離團出走由友人相助逃往台灣並舉行記者會譴責中國政府令女姐大受打擊。 後來母女關係重修舊好,即使紅虹移居加拿大,亦會將女姐的粵劇錄起欣賞,更考慮接母親到加國居住,不過女姐因不習慣當地生活而拒絕移民。 紅虹.

  5. 2024年4月22日 · 1944年與馬師曾結婚有兩子馬鼎昌馬鼎盛一女紅虹原名馬淑明1945年- [13] ),幼子馬鼎盛為軍事評論家女兒紅虹為粵劇演員。 紅線女1955年3月3日與馬師曾離婚,回中國內地後於文革期間(1973年前後)再婚 [14] ,第二任丈夫是作家 華山 。

  6. 其他人也問了

  7. 馬鼎盛祖籍廣東佛山順德,1949年 香港 出生,其父 馬師曾 和母親 紅線女 俱為 粵劇 界泰斗級人物,並有一兄 馬鼎昌 、一姐 紅虹 ,原居於香港跑馬地黃泥涌道的洋樓。 馬鼎盛在香港時曾就讀培英幼稚園和聖保祿小學,1955年12月,6歲的馬鼎盛隨父母離開香港,回到 中國大陸 ,居於廣州。 當時他父母已分居,馬鼎盛與母親同住,父母住處相隔七八個門牌號碼。 馬鼎盛插班入讀廣州的解放北中心一小。 1957年暑假,離開父母到 北京 求學,入讀 府學胡同小學 三年二班。 1959年年中,轉校至北京市重點小學 北京育才小學 五年三班。 1961年小學畢業後,先升上 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學 讀初中,一年後轉讀 清華附中 完成初中,高中時入讀 北京鋼鐵學院附屬中學 。 1964年,父親馬師曾因喉癌去世。

  8. 兩段婚姻錯愛馬師曾 - 東方日報. 紅線女一生有兩段婚姻未足15歲下嫁首任丈夫粵劇泰斗馬師曾並為他誕下兩子馬鼎昌馬鼎盛和一女馬淑明紅虹)。 身為三子女之母的女姐艷光不減,身邊有眾多俊男拜倒石榴裙下,事業更一度攀上最高峰。 反觀馬師曾終日流連夜總會,更與舞女同居,令女姐心如刀割,並發現原來丈夫從沒愛過她,兩人終在1955年離婚收場。 1956年女姐回內地演出時認識了第二任丈夫作家華山,她被風度翩翩的華山深深吸引,但由於當時華山已有家室,女姐對這段情有所顧慮,孤獨多年,直到1973年才與華山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