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15日 · 我認為大家更應該為快將消失殆盡的香港人文風景拍攝影片。在香港,一切歷史、美好的事物每天都在消失,而消失的速度比我們想像中快。武漢肺炎過後,還有多少家承載著一代人回憶的老字號存在,尚有一些店、地標亦已經要在準備步入歷史前作「預瞻」。

  2. 2019年9月17日 · 我是在台北工作期間順道看的。 這部電影講述年過八旬的墨爾本奧運馬拉松金牌選手 Paul Averhoff,頂唔順老人院的千篇一律低B活動和死氣沉沉的氛圍。 決定再次穿上跑鞋和當年的教練現在的太太 Margot 一起重新開始訓練,就是為了三個月後的柏林馬拉松,走人生最後一場馬拉松。 貴為世界冠軍的 Paul 多年沒跑步,也是從零開始重新練習。 他跟 Margot 說三日無練等如一星期無練,一星期無跑練等如一個月無跑。 更何況他的年紀有返咁上下。 從一開始氣喘如牛勉強完成一圈,制定訓練計劃,循序漸進提升能力,到 it doesn’t get easier, you get stronger。 一步一步跟著主角 Paul,有為過跑馬仔而付出的你一定會好有共鳴。 有你終身美麗. 圖片來源.

  3. Published by BIKEID on 2015-09-07. 最近到了中山捷運地下街的書街去逛逛其中也參雜了幾家專賣影集電影的店家平常就愛看電影的我當然也有搜刮幾片關於單車的片子。 上面這張是1948年的老電影,單車失竊記(英文譯作The Bicycle Thief或Bicycle Thieves),不查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這部老電影竟然頗富盛名也得過幾個大獎, 維基百科 上還表示「被許多人認為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光看電影名稱其實就能夠略知電影情節是環繞在單車失竊上,背景就在戰後的意大利,主角是一位失業已久的爸爸,好不容易找到份在張貼電影海報的差事,但條件是必須自備單車,於是將家裡僅有的毛毯出售,換取工作的機會,好死不死,工作的時候單車被偷了!

  4. 2022年5月17日 · 2022-05-17. 圖: Transit Jam. 「幽靈單車」 (Ghost Bikes) 並不是恐佈電影情節。 最初的「幽靈單車」,在2002年由美國三藩市藝術家 Jo Slota 創作,他以廢棄單車塗上白色,然後放置在街道作為藝術創作。 2003年,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市發生一宗致命單車意外,有人為了紀念死去的車友,在意外地點模彷 Jo Slota 的創作,放置一部白色單車。 其後,世界各地以「幽靈單車」去悼念因意外而喪命的單車手,並提醒道路使用者要注意安全。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James Ockenden(@hkghostbikes)分享的貼文. 香港英文媒體 Transit Jam 搜集2021年的數據,發現共有8人因單車意外而喪生。

  5. 2019年8月14日 · 2016年坐著輪椅的黎志偉這位曾經是長洲包山王被籲為亞洲攀石王的強人得到一眾親朋好友的協助成功攀上了獅子山頂峰。. 電影製作人何善中將這個奮鬥過程拍成了電影 · Crux 》。. 這幾年這套紀實電影在世界各地的電影屢獲殊榮 ...

  6. 2020年9月12日 · 近日 Netflix 上載了一齣新的紀錄片,講述幾個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殘奧運動員的心路歷程,由前英國皇室成員哈利王子旁述。 電影由最初奧林匹克運動會引入殘奧運動員比賽項目作為起點,之後發展成幾位殘奧運動員的單元故事,片名為 Rising Phoenix,意即是指鳯凰展翅: 傳說中鳯凰鳥都會有老死的一天,當鳯凰鳥死亡後會自焚成灰燼,如鳯凰鳥有重生意志,會自灰燼中自燃成新的火之鳥再次昇天。 幾位殘奧運動員自少身體上已殘缺了一部份肢體,有的因天生缺少一條手臂,有的因生病而要截肢,有的因為戰亂而失去雙腿。 他們自少在別異樣的目光下成長,不能有正常社交,參加課餘活動、找工作或談戀愛都成為人生一大障礙。 學校老師會鼓勵這類學生參加運動,鍛鍊身體,學習過正常人社交,融入社會建立自信。

  7. 2016年12月28日 · 《逆著風》導演兼編劇花天亮 導演花天亮說,這套電影緣於他第一次參加的全馬比賽: 「以前我不多跑步,只喜歡踢足球。突然有次,隊友起哄,叫我跟他一起圍著球場跑。跑完之後,我發現其實跑步都是一項不錯的運動。 從那時之後,我慢慢由5公里開始,跑到10公里,然後在2013年,就嘗試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