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15日 · 這個目標本身其實是很明確的,符合我自己拆解目標時的3個關鍵條件: 誰的價值? 什麼情境下的價值? 下次考多益. 價值具體是什麼?

  2. 2016年8月23日 · 1. 用「玩」幫妳做到,特別適合 低動力 的日常任務. 我不會說任何事情一定要遊戲化才做得到,我也不會說遊戲化就是更好的學習方法,因為要達成目標本來就可以有很多方式,例如你真的有「強大心理動機」時,不需要遊戲化你一樣會充滿動力去做。 就像我之前討論時間管理技巧時,談到理性朋友適合的「 1-3-5 時間管理方法 」,或是感性朋友適合的「 自動聚焦時間管理法 」,方法本來有很多樣,最重要的是「可以做得到」。 而「玩」這件事,就我這一年來的經驗,特別適合用來解決下面這樣的日常任務: 「低動力」 「低成就感」 「有點討人厭但知道必須去做」 例如「 知道要早起但有點討厭 」、「 需要減肥但每日的成就感很低 」、「 想要讀點書但動力不高 」,這時候,遊戲化一下,會把討厭的事情變得不是那麼討厭。

  3. 2018年2月12日 · 「每天中午的散步走路習慣」或許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今天這篇文章,讓我來延伸之前「 從練習每天走路一萬步習慣開始帶來的小改變 」一文中,關於「刺激思考」的部分,跟大家分享我這段時間習慣練習的心得。 太專心、缺乏新意,害我卡在難題: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上班族,或許早上已經開始面對一些工作上的難題,並且聚精會神處理了好幾個小時,只是有些環節還無法打通。 而早上到現在待在辦公室裡好幾個小時,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開始疲乏,缺乏新的刺激。 這時候,問題可能就在「太專心」以及「缺乏新意」。 這時,中午到了,或許有 30 分鐘到 60 分鐘的休息時間,正是可以創造「分心節律」和「新意節律」的時刻,來幫自己的大腦打通早上糾結的難題。

    • 許光漢田馥甄1
    • 許光漢田馥甄2
    • 許光漢田馥甄3
    • 許光漢田馥甄4
  4. 2017年1月14日 · 由台灣赤燭團隊發開的「返校」,就是這樣一款關於自我內在旅程的國產恐怖、推理與解謎遊戲,遊戲中透過以台灣 60 年代戒嚴時期為背景的架空校園,完美結合白色恐怖、民俗禁忌、社會議題、家庭問題等外在恐怖支線,讓玩家跟著主角 潛入自我意識的最恐怖深處 ,演繹出一齣精采且充滿思辯的青春變奏曲。 關於「返校」這款遊戲在歷史背景、台灣文化上獨一無二的設定,我在之前試玩版的評論就有著墨,想了解這部分的朋友可參考前一篇評論: 返校:難得的台灣60年代校園恐怖遊戲! 試玩下載中 。 去年中(2016年),從 「返校」推出試玩版後 ,我就非常期待這一款國產恐怖遊戲的推出,這一年來,台灣也有很多優質遊戲作品一一登場:「 台灣開發 2016 年讓人驚豔的遊戲 App ,電腦玩物12款私心推薦 」。

    • 許光漢田馥甄1
    • 許光漢田馥甄2
    • 許光漢田馥甄3
    • 許光漢田馥甄4
    • 許光漢田馥甄5
  5. 2015年1月9日 · 如果那些看似最難養成的生活習慣就是每一關的守門怪物,只要我們依照順序解開任務,是不是就能拿到斬妖的寶劍? 其實,人生真的就像是一場遊戲。 我們因為選擇而開始不同的路線,我們必須提升等級來突破下一個關卡,我們會遇到一些夥伴,但也可能遭遇到一些魔王,也常常為了變強而更換各種裝備、學習新的技能。 今天要推薦的這個線上服務、行動 App: 「 HabitRPG 」,就是要讓我們的人生養成計畫真的變成一個角色扮演遊戲 ,透過有趣、明確、獎賞分明的遊戲化機制,激勵我們更有效去管理自己的成長。 2015/3 新增: 值得嘗試! 10 款遊戲化學習 App 讓你更喜歡面對挑戰. 2015/9 新增: 從這款桌遊學會人生的「目標管理」為什麼很重要? 2015/11 新增: 拚命玩遊戲就能學寫程式!

    • 許光漢田馥甄1
    • 許光漢田馥甄2
    • 許光漢田馥甄3
    • 許光漢田馥甄4
    • 許光漢田馥甄5
  6. 2016年8月13日 · 有沒有一些有趣、有用的「晨型數位工具」,可以幫助我們養成最關鍵的晨活習慣,督促最重要的晨活步驟?. 下面我分成「五大晨活步驟」分類介紹 10 種有幫助的數位 App ,提醒大家,不是要你全部都用,而是制定好你的晨間計畫後,想想其中哪些 App 可以適當 ...

  7. 2017年12月25日 · 「伊迪芬奇的回憶豪宅」的主軸是女主角回到家族的老房子,從一個一個被鎖起來的家族成員房間裡,探索他們離奇死亡的故事(放心,不是恐怖故事,而是探討死亡哲理的有趣想像故事)。 而遊戲非常用心的,在 10 多個家族成員的故事裡,創造了 10 多個代表他們特色的遊戲玩法。 也可以說,「伊迪芬奇的回憶豪宅」 用 10 多種不同的遊戲方式,來帶出每一個死亡背後的不同意義,描繪出不同的氛圍與關懷 。 例如在一個原本可憐的嬰兒意外死亡事件中,用充滿童趣的遊戲玩法,讓玩家操控彈跳青蛙去追逐浴缸裡的玩具和文字,在歡樂的音樂中,慢慢帶出為什麼會發生意外死亡的原因。 而搭配字幕的旁白,說到孩子的爸爸認為,孩子應該是很快樂的去追求他的歡樂而死去,他不會怪發生疏失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