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0月9日 · 【KOL排名】本港10大KOL 你識幾多個?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18/10/09 18:41. 最後更新: 2019/11/11 10:48. 分享: KOL(Key Opinion Leader)是網絡世界一股巨大的力量,一言一帖的影響難以估計。 每個人對KOL的定義都不同,你以為自己是KOL,定網民未必一致認同。 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 就以影響力指數及粉絲總數等為KOL打分,近日在娛樂新聞頻曝光的單柔也擠身本港五大KOL。 以本港十大KOL計,你又識得幾多個? 根據網紅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的資料,香港第一名的KOL是Liz 리즈。 相對其他排名的KOL來說,她的粉絲總數不是最多,但影響力則是第一。

  2. 2020年6月1日 · 【KOL理財】比理財專家更吃香! YouTuber教理財 年賺50萬美元.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0/06/01 16:46. 分享: 現時網絡資訊眾多,想學習投資亦較以往容易,這情況造就了一批在網絡教人理財的KOL。 其中,今年24歲的美國青年Ryan Scribner,透過YouTube頻道提供理財和投資資訊,其訂閱人數已超過60萬人,甚受歡迎。 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Ryan的 頻道 每周吸引逾50萬人次觀看,他也在其個人網站 InvestingSimple.com 評論AI理財顧問、綫上投資服務等理財產品。 他指,去年他靠YouTube頻道和網站賺了約50萬美元(約388萬港元)。 Ryan Scribner在自己的YouTube頻道討論理財知識。

  3. 2021年6月10日 · 有位港男投稿到社交平台,分享自己曾經因為自覺炒股成績不錯,於是開始全職炒股,可惜在股市中慘輸至欠債逾百萬,家中被斷電、斷煤氣,甚至一度有輕生的念頭,最終如何走過低谷,還完債兼成功上車的經歷,勉勵大家面對逆境都不要輕言放棄。 該名港男投稿表示,自己大約在7至8年前,自以為自己炒股票好叻,日日對住個市,睇好多投資股票書,雖然未有覺得自己是股神,但卻沒有返工,終日在家炒股票。 最終,他不但輸掉自己的資產 , 欠下一身債,後來更需要動用家裡的「散銀」渡日。 在這事件中,他不但輸掉財富,欠下一身債,當時女的朋友亦因為無法忍受他終日炒股的日子而離開他。 【理財血淚史 38歲財務自由回流加國享人生 過來人分享理財路上後悔的8件事 : 按此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3月2日 · 網民「革爾」自稱為「公屋仔」,最近他在討論區發帖,指現已累積逾1,000萬元財富,並以25歲之齡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 他是如何做得到? 【27歲提早退休 每月被動收入高達12萬港元有何秘訣? : 按此 】 2年前看準Tesla與加密貨幣潛力. 網民「革爾」不時在網上討論區分享個人投資經歷,最近他以「公屋窮L 25歲財務自由 你問我答」為題,細數自己財務自由之路。 他回憶指大學畢業時,目標是30歲前可以賺到1,000萬元,實現財務自由,當時他還覺得是不可能任務,但怎料疫情再加上美國聯儲局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使他能提早達成目標。 「革爾」在中六畢業的暑假第一次買股票,當時用暑期工所獲的薪金買港股,跟隨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策略「賺到少少」。

  6. 2021年4月16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1/04/16 10:55. 分享: 【理財個案】30歲投資初哥冀兩年後置業 如何善用50萬元滾存首期資金? 不少人起步投資,都是為了達成人生的目標,如結婚、進修及置業。 有讀者今年30歲,每月收入2萬元,現時已儲蓄到50萬元資金。 由於家庭租金開支高,每月只有3,000元作為儲蓄。 剛接觸投資的他,應如何善用這50萬元儲蓄作投資,滾存首期資金,達成2年後置業的目標? 看看龔成是如何回答。 讀者: 我30歲,辛苦儲咗50萬元,每月搵2萬元,扣除家庭租金開支後,儲蓄3千元,最近睇到你的文章,想向你請教。 如何可好好利用這50萬元做本錢作投資,現時放喺銀行完全沒有意義,想2年後睇吓可否做一成首期。 【冀45歲享財務自由 應月供哪些潛力股? : 按此 】 龔成:

  7. 2020年7月8日 · 最後更新: 2020/07/08 18:44. 分享:. 30歲可以提前退休?. 對於不少人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但曾於抖音母企字節跳動(ByteDance)任職程式員的宇,早前於網上分享他以28歲之齡退休,引起網上熱烈討論。. 他指出,在字節跳動工作6年後,開始思索人生不同的 ...

  8. 2019年9月27日 · 除了投資股票市場之外,梁劍平在其他理財範疇方面又有何習慣? 他分享,他的人生第一份保險是與通脹指數掛鈎的儲蓄保險,供了近30萬元本金,「算是一種投資,加少少保障」,最近更提取了共60萬元,數值上剛好獲利一倍,回報不俗。 審慎聽取保險經紀的投資意見. 梁劍平不諱言,自己的投資及理財經驗,甚至比一般保險經紀多,在他眼中,保險經紀很多時「只是一名Sales,他們只是為了自己的佣金(Comission)而努力,並不是為了你(的個人得益)而奮鬥」,所以,他從不介意跟進自己的保單投資及保障,就算自己的保單成為「孤兒單」也從未驚過。 亦由於梁劍平的個人投資經驗豐富,因此他不會全盤相信保險經紀涉及投資成份的理財建議。 他亦建議,投資者也應自己做好功課,從而計劃周詳的投資決定。 「要與保險公司鬥長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