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1年 國立清華大學 名誉文学博士. 2011年 澳门大学 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金庸 (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 , 大紫荊勳賢 , OBE ,本名 查良鏞 (英語: Louis Cha Leung-yung [註 1] ),男,籍貫 浙江 海寧 [註 2] , 香港 文学家、 武俠小說 作家、社会活动家,1948年 ...

  2. 2024年4月29日 · 金庸 (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 , 大紫荊勳賢 , OBE ,本名 查良鏞 (英語: Louis Cha Leung-yung [註 1] ),男,籍貫 浙江 海寧 [註 2] , 香港 文學家、 武俠小說 作家、社會活動家,1948年移居香港。. 與 倪匡 、 黃霑 、 蔡瀾 一起,獲傳媒冠以 ...

    • 歷史
    • 設施
    • 非物質文化遺產組
    • 開放時間

    區域市政局早於1991年2月通過發展其轄區內的博物館服務,並通過於沙田大涌橋臨時房屋區位置興建一所博物館。隨後,館址前身的臨屋區於同年8月15日正式清拆,所有居民遷入廣源邨三期。至1995年2月,博物館的建築工程獲得正式批准,由建築署負責設計及監督,3月16日由時任區域市政局主席張人龍主持奠基。工程於2000年完成,同年8月展開展覽工程,於2000年12月16日由第一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主持開幕禮,並於翌日正式開放予市民參觀。 香港文化博物館現任總館長是盧秀麗,歷任的總館長如下:

    博物館的規模屬全港最大,採用中國傳統的四合院佈局。博物館共設有6個長期展覽廳及6個專題展覽廳、一個可容納400人的劇院、可供租用的演講室及教育活動室,亦設有博物館禮品店及餐廳,讓參觀者購買紀念品、刊物及稍事休息。博物館亦設有私家車及單車停車場。

    2004年11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確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適用於香港,隨著《公約》於2006年4月生效,特區政府於同年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內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組,以執行《公約》要求的具體工作。按《公約》第12條規定積極籌劃進行全港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以制訂一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並於2008年7月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就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向政府提供意見。

    星期一、星期三至五:10:00-18:0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10:00-19:00
    聖誕節前夕及農曆新年前夕:10:00-17:00
    逢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初二:全日休館
  3. 2024年4月29日 · 2011年 國立清華大學 名誉文学博士. 2011年 澳门大学 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金庸 (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 , 大紫荊勳賢 , OBE ,本名 查良鏞 (英語: Louis Cha Leung-yung [註 1] ),男,籍貫 浙江 海寧 [註 2] , 香港 文学家、 武俠小說 作家、社会活动家,1948年 ...

  4. 常設展覽廳 [編輯] 地下 [編輯] 兒童探知館介紹自然及文化歷史包括香江童玩展覽回顧香港昔日流行玩具金庸館於2017年2月28日揭幕3月1日對外開放連同其互動節目展區佔地約2500平方呎透過300多項展品展示查良鏞博士武俠小說的創作歷程與

    展覽名稱
    展覽日期
    家:春秋
    2000年12月17日 - 2001年10月2日
    萬壽無疆─乾隆八旬賀壽
    2000年12月17日 - 2001年3月15日
    未來的生活藝術
    2000年12月17日 - 2001年2月28日
    藝術+01: 數碼藝術的探索
    2000年12月17日 - 2001年2月28日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4年4月29日 · 金庸. 查良镛于2007年7月。. 金庸 (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 , 大紫荆勋贤 , OBE ,本名 查良镛 (英语: Louis Cha Leung-yung [注 1] ),男,籍贯 浙江 海宁 [注 2] , 香港 文学家、 武侠小说 作家、社会活动家,1948年移居香港。. 与 倪匡 、 黄霑 、 蔡 ...

  7. 查良鏞 , GBM , OBE (英語:Louis Cha Leung-yung,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男,筆名 金庸 ,香港人, 香港四大才子 之一,祖籍 浙江 海寧 , 武俠小說 泰斗,1948年起到終老,一直於香港生活。. 自1950年代起,其以筆名「金庸」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