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9日 · 人生路漫長,當中總會有起伏,今次個案剛剛失去了丈夫,尚餘一歲女兒,為方便父母支援,出租目前尚欠390萬元按揭的自住物業,搬近父母,是否適當做法?

  2. 2021年9月16日 · 凌先生和太太是《富足家庭認證導師》朱珏瑛(Ellen Chu)的客戶,2020年因疫症影響學校收入,凌先生不幸被裁員,失去了教席,幸好能夠找到代課老師的工作,但始終減少了收入,工作亦較不穩定。. 經歷了一年多的經濟及疫症衝擊後,雖然感覺各樣都已漸漸地 ...

  3. 2024年4月27日 · 人到中年、甚至步入老年,最怕是生活沒有保障,偏偏有網民遇上人生交叉點,61歲將近退休之年遭辭退,儲蓄說多不多,說少也不算少,應否把心一橫,直接退休? 一名網民在Reddit討論區尋求退休建議,他臨老失業,但存款尚算可觀、沒有負債,正面對人生交叉點︰要忍受年齡歧視、硬着頭皮搵下一份工,賺多幾年錢? 抑或順着自己意願,索性提早退休? (按多個國家的法定退休年齡65歲計,提早四年)。 「(我)剛滿61歲,就被解僱了... 所以我想,是時候放棄工作了。 」該名美國網民表示: 和妻子的個人退休帳戶合共擁有35萬美元(約274萬港元); 外加20萬美元(約157萬港元)的存款證和緊急預備金,儲蓄總計 55萬美元(約431萬港元) ; 已還清抵押貸款,也沒有汽車貸款;

  4. 2020年5月15日 · 最後更新: 2020/06/12 12:16. 分享:. 結婚生女後投資趨保守 財經主播林小珍睇淡疫市無撈底. 資深財經主播林小珍(June)2016年為爭取更多時間照顧女兒,選擇離開工作逾13年的電視台轉職為自由身,除了主播、及主持等老本行外,亦創業開設製作公司 ...

  5. 2021年7月21日 · 1. 投資意見是否一致? 兩人成為夫妻,未來的計劃都需要有對方,所以彼此的投資意向亦要作出協調,例如丈夫喜歡買期貨或股票,妻子傾向投資外幣、基金等。 丈夫或會認為妻子太保守,妻子又可能會認為丈夫太進取等,容易造成矛盾。 其實任何投資都有賺有蝕,不妨先理解另一半對報酬、風險是否有足夠認知及做好心理準備,賺錢時能夠共同分享,蝕錢時亦不得埋怨,當兩個人協調後,作出風險管理才是明智之道。 2. 置業與否? 在香港,很多夫妻都會考慮置業,但亦有人認為樓價太不合理,故希望一直以租住的形式。 故此,夫妻二人需要就此作出理性討論,不要在婚後才為居住的問題有過多的爭執。 許多女性都會希望婚後能夠置業,建立安定感,男性卻認為供樓會犧牲生活品質,二人若觀念差異大而又沒有達成共識,容易吵架,最終影響婚姻生活。 3.

  6. 2019年5月15日 · 相信不少已婚納稅人都有個疑問,究竟在報稅時應該選擇與配偶分開評稅,還是以合併方式報稅呢? 收到綠色大信封的夫婦,在甚麼情況下,應該選擇「合併評稅」呢? 例子1:其中一方入息低於基本免稅額. 如你與配偶均有應課薪俸稅入息,就需要填寫報稅表以申報入息,申索開支和扣除額。 在2018/19年度,舉例甲先生和甲太太的月薪分別為5萬元及1萬元,他們育有一名3歲兒子,並協議由甲先生申索子女免稅額。 若二人分開評稅,甲太太的入息不超過基本免稅額,因此,她並不需要繳任何稅款;而甲先生的入息扣減強積金供款、基本免稅額和子女免稅額後,應課稅入息實額為330,000元,應繳稅款為38,100元,獲稅款寬減2萬元,最終需要交稅18,100元。

  7. 2020年4月25日 · 在朋友的介紹下,她曾親身飛往柬埔寨視察當地物業市場,她認為,現時當地物業雖不如越南及泰國等地熱門,但由於當地部分地區仍在開發,而且採用美元作貨幣,毋須擔心滙率風險。 她看好當地物業的升值潛力,已持有1個物業作投資。 記者:李瑩. ============ 免費下載 hket App,關注「全球疫情實時動態」: https://bit.ly/2X5LdZI. 一APP在手洞悉天下 立即訂閱送高達$480訂閱禮品: https://bit.ly/39VrHSC. 欄名 : 理財Star Talk.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陰霾下,美股於上月4度跌至熔斷,市場憂慮疫情發展將引發環球股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