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0月10日是梅艷芳的冥壽,在此分享一些文章,以紀念這位在香港的流行文化方面甚有代表性的人物) 向香港的品牌霸權時代告別 (陶傑2004年1月 張國榮之死,固然全港哀慟,象徵了香港中產階級的自憐,梅艷芳之逝,全民同哭,在集體意識之中

  2. 陶傑是香港少數能以筆惑眾生的文人亦有人稱之為文棍」,反正都是稱呼一個而已相信陶傑不會介意這稱呼),他那支筆尖銳鋒利為文愛恨分明偏偏讀者對他也正是如此。 一、「庸俗的才子」﹖. 近年陶傑於文壇幾近形成一種「才子文化現象」。 有大學文化研究學系甚至煞有介事地,以陶傑作為研究對象,試圖以文化理論來解讀他受香港人歡迎之原因及影響。 陶傑一方面走向大眾(或走向市場),一方面被「學院派」排斥及批評—在文化素養較高的知識份子圈裡,出現了「喜愛陶傑等於低品味」的聲音。 這種兩極化的文化現象,恰好反映陶傑的爭議性。 陶傑是我喜歡但稱不上欣賞的作家。 作為一個陶傑的讀者,「喜愛陶傑等於低品味」無疑是一種歧視。 陶傑的情況與台灣的李敖有點相似,在學院派眼中,幾乎等同「庸俗的品味」。

  3. 最近潘國森寫了一本新書修理陶傑》。. 顧名思義,是挑陶傑散文中的錯誤,修理一下。. 昨天看完了,認為寫得不錯。. 陶傑是著名的大才子,潘國森也是。. 所以書背寫著「才子逗才子」,大有「石破天驚逗秋雨」的味道。. 潘國森最有名的是寫金學評論,如 ...

  4. 2016年8月23日 · 書名︰《泰晤士河畔作者陶傑 出版社︰皇冠 希臘先哲蘇格拉底曾說什麼事都可以看得開惟獨面對真理。」我本身不太愛看報紙的副刊也不愛聽收音機原因也可能是受了這種思想感染現在報紙的副刊水準甚低只充斥著充滿邏輯謬誤的推論或是

  5. 在動盪的時代,「良知」成為稀有金屬,投機成為時尚。以今日之我,打倒昨天的自己,是一種人格的瘟疫,在一個亂世,比豬流感更流行。 法國大革命前後,有一個大畫匠,名叫戴維( Jacques-Louis David)。他出身富家,去羅馬習畫。57930786_

  6. 2005年3月3日 · 最近傳董建華將請辭令我想起兩年前陶傑寫的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 疫症流行社會失控特區根本沒有人在管治董建華你為什麼還不下台?. 你在三月廿七日開記者會,宣布一連串 ...

  7. 沒 有 接 到 他 的 電 話 許 久 , 朋 友 私 底 下 說 : 最 近 他 甚 麼 人 都 不 見 。 心 想 : 事 情 可 能 不 大 好 。 患 過 癌 症 , 做 過 化 療 , 去 年 底 見 到 他 , 他 還 摸 光 頭 哈 哈 大 笑 , 說 做 手 術 不 必 剖 腹 , 用 兩 根 管 子 捅 進 肚 子 做 激 光 , 今 天 的 醫 術 真 好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