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疾病名称:(英文) lat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拚音:YINXINGGUANXINBING. 别名:无症状性 冠心病.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循环系统疾病. 西医病名定义隐性冠心病亦称无症状性冠心病系指中年以上患者平静时或运动后心电图有 心肌缺血 表现但无临床症状其心电图改变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如其他各种心脏病药物电解质影响贫血内分泌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 西医病因:患者常有某些冠心病易患因素,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好发人群:近年发现在冠心病的高发地区,动脉粥样硬化在儿童期即已开始,青年期可有相当程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1] 隐性冠心病是一个病症名称。

    • 病因
    • 临床表现
    • 检查
    • 治疗

    1.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在胎儿期中发育异常所致,病变可累及心脏各组织。

    2.后天性心脏病

    出生后心脏受到外来或机体内在因素作用而致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感染性心脏病、内分泌性心脏病、血液病性心脏病、营养代谢性心脏病等。

    1.症状

    常见症状有:心悸、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咯血、胸痛、水肿、少尿等。

    2.体征

    常见体征有:心脏增大征、异常心音、心律失常征、脉搏异常等。

    1.侵入性检查

    主要有心导管检查和与该检查项结合进行的选择性心血管造影,选择性指示剂(包括温度)稀释曲线测定心排血量,心腔内心电图检查、希氏束电图检查、心内膜和外膜心电标测、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以及心脏超声显像、心血管内镜检查等。

    这些检查给患者带来一些创伤,但可得到比较直接的诊断资料,诊断价值较大。

    2.非侵入性检查

    包括各种类型的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超声多普勒血流图检查、实时心肌声学造影、数字减影法心血管造影等。

    这些检查对患者无创伤性,故较易被接受,但得到的资料较间接,而随着仪器性能和检查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提高,其诊断价值也在迅速提高。

    1.病因治疗

    对病因已明确的患者,积极治疗病因可收到良好效果。

    2.解剖病变的治疗

    用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可纠正病理解剖改变,目前大多数先心病可用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根治。

    3.病理生理的治疗

    对目前尚无法或难于根治的心血管病,主要是纠正其病理变化。

  2. NYHA分级 心力衰竭 的分级,NYHA分级是按诱发 心力衰竭 症状的活动程度将心功能的受损状况分为四级。 中医病名. NYHA心功能分级. 外文名. Classification of nyha heart function. 别 名. 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心衰程度NYHA分级. 就诊科室. 心血管外科. 常见发病部位. 心脏. 常见病因. 几乎所有的 心血管疾病 最终都会导致 心力衰竭. 目录. 1 分级介绍. 2 评价. 分级介绍. 播报. 编辑. 这一方 案由 纽约 心脏病 协会(NYHA)于1928年提出,因操作简单,临床上沿用至今。 实际上NYHA分级是对C期和D期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分级。

  3. 缺血性心脏病包括粥样硬化病变引致的冠状动脉梗阻或狭窄, 心肌缺血 引致的左心室室壁瘤,心肌栓塞后心室间隔缺损和乳头肌缺血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是中老年常见多发的后天性心脏病。. 【概述】. 本节重点讨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梗阻或狭窄。. 冠状 ...

  4. 别 名. 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 心外科. 多发群体. 中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常见发病部位. 心脏. 常见病因. 冠心病 、 X综合征 、 冠状动脉痉挛 、 心肌桥 、 心律失常. 常见症状. 心前区的不适、疼痛,心律失常、呼吸困难、胸痛放射. 是否遗传. 否. 相关药物. 硝酸甘油 、 速效救心丸. 目录. 1 疾病分类. 2 病因. 发病原因. 诱发因素. 3 症状.

  5. 老年冠心病. 冠心病(CHD)是由于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使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 (痉挛)的总称,又称“缺血性心脏病”。. 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心脏骤停、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律 ...

  6. 隐性肥胖,是 肥胖 的一种,主要是指看上去身材匀称,但肝、胰、胃、肠道等内脏周围和内部已经堆积了不少 脂肪组织 。 专家表示,体重正常但隐性肥胖暗藏危机,会导致 雌激素 和炎性因子异常增高,从而诱发 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癌症(男性 前列腺癌 和女性乳腺癌、 子宫内膜癌 )等慢性疾病。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广东省营养学会 、 汤臣倍健 2012年12月13日在京联合发布了2012国民健康报告,体重正常的人群中,隐性肥胖检出率为39.44%。 中医病名. 隐性肥胖. 常见病因. 雌激素和炎性因子异常增高. 常见症状. 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 解 释. 身体外表匀称,内部体脂过高. 目录. 1 简介. 2 判断方法. 3 现状. 4 危害. 5 预防. 简介. 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