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16日 · 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在2022年11月就四宗涉及進食生蠔的食物中毒個案展開調查。 其中兩宗個案合共涉及在一家餐廳內進食的六人、一宗涉及另一家餐廳的10人以及另一宗涉及參與同一場宴會的23人。

  2. 2023年1月12日 · 食安中心發現,與生蠔有關的食物中毒個案在2021年增加,年內共錄得101宗 (326人受影響),而2016年至2020年這五年間的平均數目,則為每年24宗(圖2)。 在2021年與蠔有關的食物中毒個案,涉事食物都是活生蠔隻,主要涉及是貯存溫度和以水存養的問題。

  3.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二月二十四日)正調查兩宗懷疑有關連的食物中毒個案,合共涉及九人,並呼籲市民保持個人、食物及環境衞生,預防經由食物傳播的疾病。

  4.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一月二十日)正調查一宗涉及兩人的懷疑進食牛肝菌後食物中毒個案。 個案涉及一名五十三歲男子和一名五十二歲女子。 他們於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十九日在家中晚膳及進食購自西營盤一間店鋪的牛肝菌後,約三至四小時後出現嘔吐、腹瀉、噁心和腹痛徵狀。 他們於翌日入住將軍澳醫院,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出院,情況一直穩定。 個案已轉交食物環境衞生署 食物安全中心 跟進。 個案仍在調查中。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表示:「進食菇類引致的食物中毒一般為急性。 病徵通常包括進食後短時間內出現噁心、嘔吐和腹痛等腸道徵狀。 因應不同的菇種,病人亦可能出現如大量流汗、幻覺、幻聽、昏迷以致其他神經系統病徵和肝衰竭,嚴重者更可能引致死亡。

  5. 荃灣一食肆懷疑食物中毒個案最新匯報. 二零一六年二月二十五日.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二月二十五日)就 昨日 公布的兩宗懷疑有關連的食物中毒個案提供最新匯報。 所有受影響人士曾分別於二月二十日及二十一日在荃灣一所食肆進食。 衞生防護中心在展開跟進調查後,至今再確認三個群組共十二名受影響人士,包括四男八女,年齡介乎二十七至七十歲。 他們均在該食肆午膳約九至八十一小時後出現腹痛、嘔吐及腹瀉等病徵。 當中八人曾求醫,均無須入院。 所有受影響人士目前情況穩定。 事件至今共有二十一人受影響,涉及八男十三女,年齡介乎十一至七十歲。 衞生防護中心已通知 食物環境衞生署 有關事故,現正進行調查。 要預防經由食物傳播的疾病,市民應經常保持個人、食物及環境衞生。 在外進食時,應注意以下要點: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2年5月2日 · 食安中心發現,與生蠔有關的食物中毒個案在2021年有所增加,年內共錄得101宗 (326人受影響),而2016年至2020年這五年間的平均數目,則為每年24宗 (圖2)。 2021年與蠔有關的食物中毒個案,涉事食物都是活生蠔隻,主要涉及貯存溫度和以水存養的問題。 圖2:2016年至2021年與生蠔有關的食物中毒個案數目及受影響人數. 2021年最大規模的集體食物中毒事故在10月於一間食肆發生,涉及32宗與流行病學相關連的食物中毒個案,共99人受影響。 這些個案證實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涉事食品之一是生蠔。 貯存溫度的重要性. 實地調查發現,在上述集體食物中毒事故中,食肆用於貯存即食海產的雪櫃出現問題。

  8. 2022年5月2日 · 食安中心发现,与生蠔有关的食物中毒个案在2021年有所增加,年内共录得101宗 (326人受影响),而2016年至2020年这五年间的平均数目,则为每年24宗 (图2)。 2021年与蠔有关的食物中毒个案,涉事食物都是活生蠔只,主要涉及贮存温度和以水存养的问题。 图2:2016年至2021年与生蠔有关的食物中毒个案数目及受影响人数. 2021年最大规模的集体食物中毒事故在10月于一间食肆发生,涉及32宗与流行病学相关连的食物中毒个案,共99人受影响。 这些个案证实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涉事食品之一是生蠔。 贮存温度的重要性. 实地调查发现,在上述集体食物中毒事故中,食肆用于贮存即食海产的雪柜出现问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