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12日 · 不少人會購買醫療保險惟在醫療保險一般的不保事項中已清楚列明將懷孕及產科相關的賠償排除在外不過市面上仍有不少產科專科保險供準媽媽選擇主要分為兩大系列其一是保障整個孕程風險只要已懷孕7周至36周都可以投保其二是只保障生產時

  2. 2020年10月8日 · 退休規劃. 發布時間: 2020/10/08 16:52. 分享:. 【孕婦保險】準媽媽求懷孕保障 高端醫療保險產科保障夠唔夠?. 順產定剖腹產?. 包唔包產前檢查、產後檢查?. 若選擇於私家醫院分娩,醫生及住院費(普通房)起碼要5萬至7萬元(假設生產過程順利,媽媽及BB準時 ...

  3. 2021年7月10日 · 為嬰兒添置保障,有哪些保險類別可以選擇? 孕婦保險可保障嬰兒. 保險一貫的概念都是,在疾病出現前準備是最為着數,即使寶寶還在腹中,也可為他的將來預早一步安排好。 孕婦保險除了保障媽媽於懷孕及生產期間出現的突發情況外,例如胎盤早剝、妊娠急性脂肪肝等,而且嬰兒出生後若發現患先天性異常疾病,也是可受保的,例如唐氏綜合症、顎裂、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等。 【準媽媽求懷孕保障 高端醫療保險產科保障夠唔夠? : 按此 】 準媽媽在嬰兒出世之前,需要不時接受常規產檢,觀察胎兒在不同階段的身體發展狀況,這就等於為嬰兒不停進行身體檢查,如果去到懷孕較後的周期才申請懷孕保險,產檢期間若發現寶寶有不正常的健康情況,投保時便需要提供更多多產檢證明,甚或會被保險公司要求準媽媽再作體檢,以確保沒有不保事項。

  4. 2020年10月8日 · 發布時間: 2020/10/08 16:52. 分享:. 【孕婦保險準媽媽求懷孕保障 高端醫療保險產科保障夠唔夠?. 生兒育無疑是人生大事懷孕雖然充滿喜悅卻難免有各種各樣的擔心所以不少計劃懷孕生BB的準父母都考慮投保設有產科保障的醫療保險為生仔做好準備 ...

  5. 2018年10月20日 · 【承保資格】 承保資格一般為18至45歲,懷孕7周至36周都可以投保 ,有些保險公司更強調毋須驗身,不用孕婦頂着大肚左驗右驗,投保的確方便。 沒有了「等候期」的顧慮,相信可以即時紓緩孕期時的精神緊張,安心迎接寶寶的來臨。 保費因人而異,須向保險代理了解。 【賠償範圍主要分兩大類】 1)「準母親產前產後的保障」 包括懷孕併發症,住院現金保險,甚至身故保險賠償,例如懷孕第三期胎死腹中、妊娠急性脂肪肝、妊娠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入住深切治療部、因醫療情況引起之合法人工流產等等。 2)「新生兒的保障」 包括腦積水、顎裂、嚴重初生期黃疸、因早產而入住深切治療部、即時接受新生兒保育箱護理等等。 即使投保時已知是雙胞胎甚至多胞胎,生產後每個新生兒都有獨立的保障。

  6. 2022年6月5日 · 提起素食,一些人仍抱持不少疑問,例如素食常令人吃不飽,無肉進肚人會無力;也因為無肉,素食者想練大隻也難過登天。 至於孕婦及BB更不應該吃素,原因是汲取的營養不足,尤其是維他命B12等。 以下兩位同樣茹素了9年的營養學家及瑜伽導師,以他們的專業及親身經歷,解開種種素食誤解。 擁有脊醫及美國註冊臨床營養學家雙重身份的王俊華,因健康理由開展素食。 事緣是9年前他有一段時期不知何故常出現腸抽筋,試過求醫腸胃科,照腸照胃且進行磁力共振,後來當自己患上癌症般連PET-Scan也照埋,也無法得知原因。 他常因腸抽筋至半夜入院,後來請教了教授級的腸胃科及內分泌專家意見,他們口徑一致:建議王俊華看營養師。 事實上,王俊華脊醫以外,本身另一專業就是一名營養學家。 他深感長遠不是辦法,自行嘗試減少某類食物。

  7. 2023年6月29日 · 外傭懷孕欠僱主數都有得賠. 博客. 發布時間: 2023/06/29 14:30. 分享: 香港 有逾一成住戶有僱用家庭傭工,其中有逾9成為外籍家傭 。 一份適合的家傭保險,除了滿足法例要求的基本勞保外,更可以有效分擔僱主的相關法律責任,例如減輕僱主因外傭醫療、個人意外等而產生的財務負擔,甚至為僱主或外傭財務損失等作出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