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25日 · 1. 收入不高兼負債 決心學理財. Nicole Victoria現時是一名母親,身兼理財教練及地產經紀的工作。 但年輕時跟很多人一樣,大學畢業後任職年收入只得5萬加元(約31萬港元)的工作,同時,要背負4萬加元(約25萬港元)的學費貸款。 她本以為進入職場後,能夠賺足夠的錢讓她過理想的生活,但由於收入不高,而且要償還債務,她經常入不敷支,面臨龐大的經濟壓力。 後來,她意識到,問題不在於她的收入不高,而是她沒有妥善管理個人財務,「人可以憑年收入4萬美元而致富;也可憑年收入10萬美元而過得潦倒,這完全取決於你如何善用手上的金錢。 」於是她決心開始學習一切有關於理財及投資的知識,由償還債務及投資,將個人資產滾存至100萬美元(約776萬港元),並建立她想要的生活。

  2. 2023年8月10日 · 首先,一定要吸取教訓,早前都有些用美女微信、假投資專家開始的投資騙局,雖然不知道你具體的情況,但我可以提供一些建議避免: 第一,不要胡亂加入財經群組。 第二,不要輕信別人意見。 第三,買入股票前要有自己的獨立分析。 至於如何翻身,要先還清欠債,雖然是親戚,但都是人情,必須還清 (建議先同親戚討論,找出一個大家都最合適的還款方法)。 記住,理財投資不能急,一步步去做。 你依然相當年青,人生還有好多機會。 因此,累積財富的事情可以慢慢進行。 雖然有負擔,但沒有小朋友,你要將開支可以在控制的範圍,比過往更小心理財。 還清債務之後,要先增加銀行的備用現金,面對生活的不時之需。 等你的防守做好之後,每月有一定空閒資金,才考慮用月供的模式去累積財富。 不要急,這刻做好還債及儲現金先。

  3. 2022年1月20日 · 1. 請教一下如果想換貨,碧桂園 (02007) 同瑞聲科技 (02018) 最傷,想換比亞迪 (01211) ,贛鋒鋰業 (01772) 可以嗎? 2. 另外心動公司 (02400) ,恒大物業 (06666) 表現差,建議繼續持有還是沽出? 3. 本人下年會有約100萬元現金到手,你建議是投資股票,還是買多間細價樓,還是留住做未來小朋友使費? 本人問題較多,投資成績不太好(如你所見已蝕了50萬元),希望你指點迷津,謝謝! 【40歲擬3年後變賣資產移居英國 應怎善用100萬流動資產增值財富?

  4. 2024年5月1日 · 4%是一項知名的退休開支準則,對於退休人士而言一個魔術數字(magic number),規定他們可以在第一年安全地從投資組合提取儲蓄的4%,然後每年根據通脹,以4%為基礎,調整提款金額。 此方法旨在降低退休儲蓄在30年內花光的機會。 換言之,假設投資組合保持4%的年回報,儲蓄便能用之不竭。 然而儘管4%提款率曾經很受歡迎,這項本來被奉為「金科玉律」的規則亦漸受到批評,當然亦有商榷餘地: 近年由於高脹、經濟放緩,投資回報率較低; 退休人士的安全提款率都跌穿了4%; 不過,包括晨星(Morningstar)在內的一些財金專家 表示 ,由於債券孳息率上升,4%提款率可能重回安全網。 本文簡單回顧一下4%安全提款率的原理和實際操作例子。 為何使用提款率策略?

  5. 2020年10月30日 · 投資初期應選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並行. 由於事主還年輕,龔成建議滙豐、中石化、電能及中華煤氣不宜持有太多;另外,歐康維視生物及康方生物雖然是潛力股,但無盈利,風險高,亦不宜持有太多。 換入「新血」,龔成建議「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並駕齊驅,不過,假如對潛力股的知識不多,可以集中在平穩增值股先,潛力股只能小注。 做月供股票,每月可投放5,000元。 可考慮月供的「平穩增值股」︰. 盈富 (02800) 銀娛 (00027) 恒基 (00012) 港鐵 (00066) 平安 (02318) 粵海 (00270) 領展 (00823)

  6. 2020年10月7日 · 從事健康產品生意的阿廣,投資港股經驗已有逾20年,他接受《鏗鏘集》節目訪問時表示,港區《國安法》立法後,因擔心美國制裁會影響外界對香港市場的信心,投資策略由進取轉為保守。 他認為,最差的情況下,或無法自由兌現港元,因而選擇開設離岸戶口,將一半資金轉離香港。 他又指,擔心經濟衰退會導致股災,所以選擇減持股票,並將資金買入實銀作避險。 他分析指,全球經濟下滑,各主要央行實際無限量量化寬鬆,會利好黃金及白銀的價格走勢。 阿廣花費近30萬元買入銀幣及銀條,目標是累積價值60萬元的「真金白銀」,他預計未來或會有金融危機,寧願冒銀幣及銀條會氧化的風險,也認為持有實金或實銀會較投資金礦股或相關基金穩妥。 阿廣提貨當晚,銀價下滑,所持有的白銀帳面蝕近1成,不過他認為買白銀是長綫投資,不會在意短期的賺蝕。

  7. 2019年2月10日 · 過度消費及信貸是欠債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年輕的破產個案年僅18歲,除了過度消費而令債台高築、年輕人與家人關係差找不到支援、網上財務及中介公司氾濫,亦是令情況嚴重惡化的原因。 東華三院健康理財家庭輔導中心去年接獲598宗欠債求助個案,較2017年的565宗增加5.8%,其中19至29歲、30至39歲年齡群分別佔11.3%及19.0%。 去年的求助個案中有254宗需申請破產,佔整體個案42.4%,按年增加15%。 破產趨年輕化 影響信貸紀錄. 中心主任陳福龍稱,近年欠債致破產的個案趨年輕化,曾有24歲青年因經常購物及借錢給女友,欠下40多萬債務:「這批年輕人多數只有2、3年工作經驗,部分人因使大咗、被人呃或為家人借錢等致欠債,他們收入不高,向大型銀行借錢不易,惟有向二、三綫財務公司借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