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7月3日 · 《東邪西毒》中歐陽大嫂(張曼玉)和歐陽峰(張國榮)的私生子歐陽克,在鏡頭中只是一個失去焦點的紅影。 小子明明是現實,但對這女子來說,卻並不重要。 她活在屬於她的世界,她沉溺於淒美的執著和別扭中;她屬於觀念和感覺,統統都是形而上的。 她以為甚麼是對,到頭來變了是錯,但要改過來已經太遲了。 跟《花》相似,當初也是她不肯跟他走的,她要成為他的嫂子,這樣才夠漂亮。 正如到了《花》,她不會接辦公室的電話—即使到頭來趕到酒店2046號房嘗盡人去樓空的感覺。 明明到了新加坡,仍會在電話中不吭一聲,只拿走了當天她獃/困在他房中,留下來的拖鞋。 她幾乎好像只是要他知道,她到過,然後走了。 拖鞋關乎秘密,秘密的結晶可能是活生生的,秘密的痕跡甚至無法抹除,但它畢竟不屬於現實。

  2. 2017年6月9日 · 這是一部極具政治性的女性電影,由黃真真走訪了十數位不同的女性,從女同性戀者到為一樓一鳳發聲的嚴月嬋,從打開天窗說性事的現代女子到年過四十的婦人,各種各樣不同的女性都在戲中暢談她們對男性,對自身所處的位置的感受。 男人可以透過《晚孃》(2001)看到男權下操控的女性身體,女人也在銀幕的框框內高談男人的自以為是。 對男人而言,這不僅僅是一次挑戰,而且是一次讓我們好好反省的機會。 我們自以為真的懂女人嗎? 看《姊妹》看《閣樓》看《花花公子》會否真的看透了女人? 身體以內的,我們又看到幾多? 雖然影片在技巧上有很多瑕疵,但粗糙的攝影卻帶出革命的意識。 事實上,現今女人不再是弱者,經濟獨立或掙錢能力遠勝男人,當代男兒恐怕不可再抱舊時夢。

  3. 2018年5月16日 · 只是,在這些零星的影像外,性別和酷兒這個主題,幾乎已經成為香港影像的背景,被主權改變所帶來的國族身份問題完全蓋過。 小結 我在這篇文章回顧了舊有的「後九七香港電影」論述 ,看其從身份政治到主體理論的轉化 。

  4. 本書深入淺出,從多角度、跨時代展現與評析香港電影處理性與性別多元及豐富的面貌,為對香港電影有興趣的讀者及從事影視研究、文化研究、性與性別研究的學者提供獨特及富啟發性論述與思辯的新方向。 Film Critics description.

  5. 2011年2月13日 · 讀一次台灣金馬影展的「影史百大華語電影」,第一個感覺到的當然是它的不平衡和一些缺口。. 最典型,是一部七十年代前的粵語片都沒有入選。. 另外,香港左派的朱石麟導演和長城鳳凰公司的影片,也是一部也沒有入選。. 假如以一九八 年作分界線 ...

  6. 2017年6月22日 · 至於這類電影很重要的背景——升學考試,在這部片中也輕輕帶過。 說到底,這部電影的視點都集中在由宋芸樺扮演的林真心身上,在這部片中, 她先要做不修邊幅的醜小鴨,然後來一個變天鵝的過程。

  7. 2017年6月9日 · 《站台》以賈樟柯的故鄉山西省汾陽縣為背景,主角是一群「農村文化工作隊」的年輕演員。 影片開始時是1979 年改革開放之初,文工團一方面演樣版宣傳劇《火車向著韶山跑》歌頌毛主席,一方面有團員穿起喇叭衭、燙起頭髮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