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5日 · 經濟. 2024年5月5日星期日. 減息預期升溫 美股三大指數做好 ADR指數等向上 或助港股高位企穩 市場押注美9月減息概率回升至67% 朗賢峯次輪暫沽近70伙 今早續售 巴郡首季營運盈利增39%創新高 極氪擬在美上市 集資近29億 太盟單偉建:港體制優點猶在 仍具魅力 圓匯急貶 三大企業團體叫苦 分析:干預未能治本 需靠政策「收水」救匯 張宗永:綠色能源外交 薛偉傑:清華大學伙生數科技發表國產影片大模型Vidu 馮其十:外企高管為何又掀「來華熱」? prevnext. 【明報專訊】美國股市繼續受經濟數據左右,4月非農業職位增長大幅放緩至17.5萬個,表現差過預期,帶動市場憧憬美國聯邦儲備局將落實於今年夏季減息,資金再度流入美股。

  2. 2024年5月6日 · 【明報專訊】4月19日,中國證監會公布5項扶持香港資本市場措施後,港股連升兩個星期,恒指輕易上升2000點以上,不少股民又喜又驚。 喜的是手上「蟹貨」股價回升,驚的是擔心升勢如此強勁,隨時會調整。 由於擔心升得太快會調整,結果是大量股民決定賣掉手上的蟹貨而不是再買入股票。 不少還是虧本沽出的,以輸少為贏的心態沽出,因為這群股民已經持有蟹貨太久了。 而且在過去不斷的溝淡,結果愈溝愈淡,信心全失。 與此同時,媒體上不少專家也說不該高追,應該等待回調才入市。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3. 2024年5月13日 · 渣打金融巿場部香港兼大中華及北亞區主管曾繼志表示,歡迎香港與內地監管機構推出「互換通」優化措施 ...... ESR上月底獲喜達屋資本為首財團提不具約束力收購建議 (2024年5月13日 19:17) ESR(1821)公告,在4月25日收到喜達屋資本所控制的實體、Sixth Street Pa ...... 國泰君安國際宣布推虛擬資產現貨ETF結構性產品 (2024年5月13日 19:03) 國泰君安國際(1788)宣布,公司率先在香港市場推出僅適用於境外投資者的虛擬資產現貨ETF為基 ...... 上海實業環境首季純利跌16% (2024年5月13日 18:49) 上海實業環境(0807)公布今年首季業績,收入按年跌15.1%至16.28 億元(人民幣,下同 ......

  4. 2023年10月11日 · 【明報專訊】美國上周五公布的就業數據遠勝預期,市場對聯儲局加息的預期進一步升溫,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一度逼近4.9厘。 景順董事總經理兼亞太區固定收益主管黃嘉誠表示,儘管近期亞債價格一度隨美債波動,惟不少以美元計價的亞洲投資級別債券可提供逾6厘孳息,於波動市中具有一定投資價值。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5. 2024年5月6日 · 大地期貨是中證監核准成立的期貨公司,是浙江東方金融控股子公司,原為香港中資期貨業協會成員。 對上一家退場的中資行為東航國際金融,於去年2月已無證監會有效牌照,其本持有1號(證券交易)、2號及9號牌(提供資產管理)等。 本報翻查港交所參與者通告,截至5月3日,今年已有21家券商停止或暫停營業,已是去年全年總數32家的六成半,而過去3年,已有逾100家券商停止或暫停營業。 但整體聯交所開業參與者數目,連跌3年後止跌回穩,截至今年4月為564家,較2023年3月增5家(見圖),反映過去一年新開業經紀多於退場。 有業界稱,近月證監會多了向券商查詢,如券商不夠6個月開支的流動資金,會要求券商增資;如未能及時增資,或情况沒改善,便要求券商準備或制定退場計劃。

  6. 2024年5月15日 · 騰訊昨收市報381.8元升0.95%,績後ADR早段曾升逾6%,較港股昨收市價亦高出6%。集團上季毛利按年升23.01%至838.7億,毛利率按年大升7.12個百分點至52.58%(見表),是2016年第四季以來最高。

  7. 2023年4月15日 · 【明報專訊】中國平安(2318)旗下的中概股陸金所控股(6623)昨日來港上市首掛做好,曾高見36.5元,較美國存託股份(ADR)隔夜收市升逾一成半,為近年表現較好的回港中概股。 投資業界指,由於陸金所今次是以介紹形式來港雙重上市,並沒有發行或出售任何股份,反映上市中介評估投資需求仍審慎。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