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截至2024年2月11日,世衞收到全球報告774,631,444宗2019冠狀病毒確診病 例和7,031,216宗死亡病例。 根據世衞於2024年2月16日發布的2019冠狀病毒流行概況:

  2. 2024年2月6日 · 病徵. 2019冠狀病毒的最常見病徵包括發燒、乾咳及感到疲乏。 其他病徵包括喪失味覺或嗅覺、鼻塞、結膜炎、喉嚨痛、頭痛、肌肉或關節疼痛、皮疹、噁心或嘔吐、腹瀉、發冷或暈眩。 有些受感染者只有很輕微或不明顯的病徵,有些則可能出現嚴重的徵狀,例如呼吸困難、胸口痛或精神混亂等。 2019冠狀病毒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包括呼吸衰竭、急性呼吸困難綜合症(ARDS)、敗血症和敗血症性休克、血栓栓塞及/或多器官衰竭,包括對心臟、肝臟或腎臟的傷害。 有些患有 2019冠狀病毒的兒童和青少年可能會出現一種罕見但嚴重的疾病,稱為兒童多系統炎症綜合症(MIS-C),導致多器官衰竭和休克。 年齡較大或本身有健康問題的患者(例如高血壓、心肺疾病、糖尿病、肥胖症或癌症等),有較大機會出現嚴重情況。

  3. 2024年2月22日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全世界至少有6500萬人仍患有「長新冠」,即每10名新冠感染者中就有1人在感染後長期持續出現症狀。. 世衛組織將 ...

  4. 2024年3月4日 · 該分析更識別出發燒、鼻塞、肺炎和呼吸急促這一組症狀,有預測未接種疫苗及有病徵的年長患者死亡風險的作用。 相關研究已在醫學期刊 《醫學病毒學雜誌》 上發表。

  5. 2020年10月7日 · 大多數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病情短暫而輕微。 但有的患者則苦苦掙扎,他們要經歷持續數月的疲勞、疼痛和呼吸困難等症狀。 「新冠長期症狀」正對人們的生活造成破壞性影響,如今甚至散步後精疲力竭的故事也很普遍。 目前為止人們的關注重點一直停留在如何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挽救生命,但現在人類認識到正面臨感染新冠病毒的長期影響。 但例如對人為什麼會有新冠長期症狀?...

  6. COVID-19是由SARS-CoV-2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 通常在密切接触的人员之间传播。. COVID-19疫苗能够有效预防重症和死亡。. 虽然人们在接种疫苗后仍有可能感染COVID-19,但更有可能出现轻微症状或没有症状。. 任何人都有可能感染COVID-19,并且有可能引起严重疾病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