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電影新人類. 《周處除三害》與惡的距離. 會員評論. 【焦點短評】《鐵人狗狗》、《挑戰者》、《五… 文章薈萃. 《從今以後》:不只是暮年同志,也是連結兩代影人…

  2. 2004年9月13日 · 故事開首是記者阿玲(李心潔飾)以為男友被殺,卻被警方及報社描畫成交通意外,遂請求飛哥及基仔(陳冠希飾)幫忙追查。 事件其後進一步牽涉富商兒子與名模女友的地下情,更因名模的死亡意外被警方淡化而似有煙幕;在主角三人眼中,警方與報社已收下富商利益,隱藏事實,亦因此而製造了多角不信任的關係──主角不信任警方與報社,報社員工如曾達時和周老闆亦不相信警方及過氣差人飛哥,警方更不信服於記者與飛哥的曖昧介入。 多方面周旋下去,原來是一場無足輕重的各方想像,如羅生門的各自表述,當中可以是私利的維護(如曾達時最初的息事寧人),也可以是一廂情願的設想(如飛哥貫徹到底的陰謀理論);簡單的說,每個角色未必會說自己是好人,但認定人家一定是壞人。

  3.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於2022年1月16日選出第二十八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五個獎項及十部推薦電影。 今屆經歷了九小時激烈討論及三輪投票,得獎名單如下: 最佳電影:《智齒》 最佳導演:陳木勝 (《怒火》) 最佳編劇:何靜怡、林家棟 (《殺出個黃昏》) 最佳男演員:謝賢 (《殺出個黃昏》) 最佳女演員:劉雅瑟 (《智齒》) 推薦電影十部: 《怒火》 《手捲煙》 《濁水漂流》 《殺出個黃昏》 《除暴》 《鬼同你住》 《拆彈專家2》 《狂舞派3》 《梅艷芳》 《媽媽的神奇小子》 決選名單及得獎理由詳見: 第二十八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得獎理由撮要. 得獎名單. Film Critics description.

  4. 2015年3月5日 · 《紅VAN》是狂放的社會寓言,面向現實,又取道奇觀重回現實,創作人運用電腦特技展現空無一人的城市,沒有一架車的公路,同時用微觀角度注目香港人的各式眾生相――貪錢的人、神婆、中坑、毒撚、中產、MK、春代、白粉友,草根形象面目清晰,他們進入不一樣的無政府狀態,用一人捅一刀的方式,重定法則,在末世般的社會狀態中出發起飛。 《紅VAN》盡現漫畫化與現實的多元混雜,懸疑、科幻、草根寫實、港式土砲sci-fi共冶一爐,大膽嘗試,自成一格。 《紅VAN》也有不同世代的溝通和對話,李燦琛的角色承接《香港製造》而來,代表「後九七」至今失落的一代,沒有成長和出路。 最後紅van司機讓阿池揸小巴,也有傳承意味。

  5. 2010年10月29日 ·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再辦十大選舉,便是對於經典電影名單的再次檢視與更新。 是次選舉結果如下: 香港電影十大: 阿飛正傳(王家衛,1990) 英雄本色(吳宇森,1986) 東邪西毒(王家衛,1994) 無間道(劉偉強、麥兆輝,2002) 父母心(秦劍,1955) 董夫人(唐書璇,1970) 第一類型危險(徐克,1980) 半邊人(方育平,1983) 胭脂扣(關錦鵬,1988) 西遊記(上、下集)(劉鎮偉,1995) 華語電影十大: 小城之春(費穆,1948) 悲情城市(侯孝賢,1989) 神女(吳永剛,1934)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楊德昌,1991) 黃土地(陳凱歌,1984) 一一(楊德昌,2000) 俠女(胡金銓,1971) 站台(賈樟柯,2000) 大路(孫瑜,1934)

  6. 2019年2月6日 · 作者 李卓倫 2019-02-06. 除了報紙、雜誌和網絡媒體的文章及訪問,近年多了不少關於許鞍華電影的討論文章,單計算中港台學術文章已為數不少。 可能由於她是徐克以外少數現仍活躍於香港影壇的新浪潮導演,而且她的電影屢獲獎項,《桃姐》便獲威尼斯影展最佳女演員獎。 她備受外國媒體關注,用英文撰寫關於她的文章也有一定數量。 然而無論就個別作品評論,抑或專題討論,不少均從女性、後九七、電影工業、新浪潮歷史、後現代,或從張愛玲小說改編的角度切入。 固然,她的電影有很多值得從宏觀角度討論的地方,但筆者認為從微觀角度,同樣可堪探討,尤其是飲食場面。 《桃姐》 筆者想討論許氏設計和處理的飲食場面,源於她在不同場合提及愛看小津安二郎電影,此外在不少她的訪問中,其作品與小津安二郎的名字不時出現,引起筆者注意。

  7. 2024年5月2日 · 影評人之選2024—生死之間:犧牲. 塔可夫斯基最後一部電影,拍攝時已患上癌症,深知命不久矣,趕及去世前完成。. 電影以田園上植樹和對話開始,但場景從室外轉到室内,生日會的輕鬆氣氛告終,第三次世界大戰來臨,人類踏上全面毀滅的終局,主角妻子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