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查爾菲第一次聽到綠色螢光蛋白這個名稱,是1988年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舉辦的一個有關生物放光組織的學術演講中。 由於他預料到這種螢光蛋白對他的研究將會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工具,故當他知道有那種會發光的蛋白質時,感到異常的興奮。

  2. 生活科學實驗室. 歡迎來到「常識8寶箱」的「2015小科學家計劃:生活科學實驗室」! 在這個實驗室裡,你可以按著指示,進行二十五個簡單、益智、有趣的科學小實驗。 那些小實驗包括七個不同的科學範疇:光、聲音、空氣、熱、水、電和力,必定可以豐富你的知識,拓闊你的視野! 為讓你清楚了解實驗過程,每一個實驗的設計均參考了正式的實驗報告。 在每個步驟的右方,更特備「觀察所得」,除附有與該步驟相關的輔助圖、小問題、注意事項等,幫助你明白實驗的指示或重點外,還預留空間讓你一邊做實驗,一邊記下觀察結果或學習心得,豐富自己所學。 此外,在「原來如此」部分,附加了與該實驗相關的額外知識或延伸活動,讓你在完成實驗和了解實驗原理後,可以進深學習,提升對科學的興趣和加強分析思考能力。 現在就一同來享受做實驗的樂趣吧!

  3. 綠色螢光蛋白是當代科學和醫學領域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有了螢光蛋白,研究人員可以看到前所未見的新世界,包括大腦神經細胞的發育過程和癌細胞的擴散方式等;而科學家們也好像在細胞內裝上了「攝錄機」,得以即時監測各種病毒「為非作歹」的情況。

  4. 激發學生的常識學習興趣,並讓他們為升後的通識科課程奠下堅穩的基石。 發掘學生的潛能,培養他們的探究精神,訓練他們掌握知識的技能和態度,啟發及鼓勵他們盡己所能解決問題,從而能把所得 應用於不同學科。

  5. gs8.hk › scientist_nlWelcome to GS8

    About the Scientist嘉賓簡介. 車鎮濤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前院長,亦曾是香港醫藥管理委員會中醫註冊事務小組委員,主要負責中藥化學成份分析、中藥新藥開發等研究。. 在大學主修生物的車教授,畢業後繼續進深鑽研學問,並積極研究植物裡的化學成 ...

  6. 早於1966年,年僅33歲的高錕已在《光頻率介質纖維表面波導》論文,開創性地提出了光導纖維在通訊上應用的基本原理。 他建議利用玻璃纖維作光通訊的導體,為人們提供一個低成本、高效速、大載量,且可靠性高的通訊方法。

  7. 李政道、楊振寧. 違反認知.突破常理.成就不同. 1957年,對於全世界華人而言,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 這一年,李政道和楊振寧因提出基礎粒子間的弱核力沒有鏡像對稱特性,即「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了最早獲得這至高榮譽的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