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2月30日 · 我第一個看法是炒家絕非樓價高企的原因。 要知道,炒家只是傳遞信息的信差,他們判斷樓價將會上升時會入市買貨,這樣會推高樓價,但不要忘記,在價位高時他們便會出貨,市場供應增加,樓價便會受壓。 由此可見,他們起到的作用只是減低而不是擴大樓價的波幅。 從實證角度看來,過去幾年各種辣招基本上已使炒家絕迹(其實從前炒家的買賣也只是交投量的2%左右而已),但樓價上升趨勢仍沒完沒了,可見埋怨炒家只是找代罪羔羊,焦點誤放,走漏真兇。 我第二個觀點是對「地產霸權」的指控不盡不實,同樣也使政策失焦。 地產商的確是有錢要賺盡,若他們有足夠大的市場力量(亦即壟斷能力),他們不會禮讓,將之棄而不用,但他們市場力量的大小,其實更多是來自政府的政策。

  2. 2024年1月31日 · 發布時間: 2024/01/31 11:56. 最後更新: 2024/01/31 12:32. 分享:. 香港樓市|高盛降今年本港樓價預測至跌5%、明年升5%. 本港樓市唯一正面因素是有外地專地來港. 樓價下滑亦未能刺激市民的買樓意慾. 即使按息下降,樓價只能緩慢復甦. 本港發展商股目標價 ...

  3. 2024年2月14日 · 香港正進入大型資產周期尾聲,出現世代交替現象. 香港住宅樓價已自高位回落逾兩成,市場普遍預期今年再跌5%至10%。 富瑞證券研究部亞太金融地產研究資深副總裁黃梓皓接受本報專訪時認為,樓價上半年回落屬合理,惟市場對樓市前景過分悲觀,相信未來樓市走勢呈板塊化,升幅視乎地區、樓齡及單位面積,不會再出現雞犬皆升現象。 樓市低迷,要求政府進一步減辣之聲不絕。 黃梓皓表示,上次放寬辣招成效不大,料與定期存款利率偏有關,而政府樓市政策目標並非控制樓價,而是滿足居住需求,令供求匹配,樓市可平穩發展,故此政府不希望樓市下跌變成一個信心危機,現時不少政黨及地產業界都要求調整壓力測試,若適當放寬測可提高負擔能力,維持居住需求,或許是提振市場信心其中一個方向。 利率要升至7.5厘可能性不.

  4. 2023年2月28日 · 外部方面中美關係惡化對環球經濟有壓抑作用而本港屬外向型經濟若世界交流減少貨物及人員往來下降將會令本港發揮空間下降進而影響香港的價值變相也令樓市承壓。 面對更複雜的世界環境下,施永青指,昔日打工是騎牛搵馬,現時 ...

  5. 2024年2月28日 · 瑞銀表示財政赤字的考量及疲弱的土地市場是取消所有住宅印花稅的主要原因過去土地收入佔政府財政約兩成除此之外自2016年以來其他財政收入無法彌補財政支出。 該行相信,取消買家印花稅(BSD)可能會吸引內地買家的興趣,但境外資金流出持續緊張仍是問題。 而取消額外印花稅(SSD)及雙倍印花稅(DSD)造成的影響不太大,考慮到租金收益率及按揭成本的負利差,投資需求仍然低迷。 參考2019年2月及10月放寬按揭成數(LTV)及2023年「減辣」,預期潛在政策可能只可以刺激市場成交4至16個星期。 (第二版加入記者會内容) 財經Hot Talk|巴菲特介紹兩項新「無限期投資」 股東信金句且讀且珍惜. 相關文章: 財政預算案|瑞銀:樓市可能全面撤辣 三原因令正面情緒難持續、樓價今年仍要跌最多10%

  6. 2022年9月15日 · 大摩指上半年物管股業務並非完全反映內房市場下滑盈利重置亦未完成基於內房市場前景仍未明朗私營物管股在轉型期中盈利將會下降主要有5大原因:(1房地產銷售放緩合同建築面積增長因而放慢將導致2023年起在管建築面積長放慢;(2併購活動因現金流惡化而受限;(3業務在內房銷售疲軟及建築活動緩慢而下跌;(4開發商高利率項目減少令物管股利率率持續受壓;(5開發商延遲付款引發潛在減值損失。 點擊圖片放大. +12. 大摩:物管股2023年平均預測市盈率約11倍.

  7. 2024年4月2日 · 復活節長假首天有近80萬人離境,港人消費力外流問題再次衝擊本地零售飲食業。有食肆指這是城市之間競爭力較量,坦言政府如不想辦法,區區一家食肆難以逆轉這大趨勢;但亦有食肆指長假期間生意沒有變差,認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