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秋節是漢字文化圈的重要傳統節日,起源於中國,為每年的農曆 八月十五,一般在公曆的9月初至10月初。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華人的傳統節日。

  2. 2016年8月2日 · 都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與春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三大傳統節日。. 顯而易見,中秋節在我國的地位是有多高了。. 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關中秋節的來歷及它的習俗是什麼,希望大家看了喜歡。. ... 盤點中秋節的來歷及 ...

  3. 中秋節是漢字文化圈的重要傳統節日,起源於中國,為每年的農曆 八月十五,一般在公曆的9月初至10月初。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華人的傳統節日。

  4. 2020年4月2日 · 中秋節的含義. 中秋節,定於農曆八月十五,因爲恰好在三秋的中間,所以稱之爲中秋。 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 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爲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爲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産。 中秋節的由來. 傳說一 : 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爲民造福。 後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5. 2022年12月20日 · 那麼中秋節究竟因何而起,它又到底代表著什麼意義呢? 一、中秋節的起源 有人認為,如今的中秋節已然失去了本來的味道,也有人覺得如此「串休」莫不如老老實實的就放假一天,更有甚者還有人表示中秋節沒意思,就是吃個月餅大家聚在一起賞月,不如去 ...

  6.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月圓之時,便是相當重要的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又稱「月餅節」。由於農曆和公曆計算方法不同,每年中秋節的日期都不相同,2024年的中秋節在9月17日。 中秋節有不少傳統習俗。

  7. 【一】 中秋是傳統大節,中秋節的核心文化內涵是團圓慶賀。 中國節日時間大都與月亮的運動有關,節期以月的弦、望、晦、朔為基准。 月半時節的滿月,常給人以圓潤豐滿的美感,中秋之月是一年中最迷人的月亮。 農歷八月十五,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玉露生涼,“一年月色最明夜,千裡人心共賞時。 ”(宋·林光朝)天上明月,人間情懷,人們圍繞著中秋明月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國人特有的月亮節、團圓節。 祭月、拜月,賞月、玩月、走月、跳月,中國人的心態情感在如水的月光之下,表現得生動而自然。 中秋在傳統的四大節日中,雖然成型最晚,但影響很大。 部分原因是中秋節俗有久遠源頭,更重要的是中秋節俗貼近了民眾生活的需要,民眾將秋季的節俗都集中到中秋,使中秋成為四季慶賞的大節之一。

  8.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 中秋(中國傳統節日)

  9. 中秋节是汉字文化圈的重要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为每年的农历 八月十五,一般在公历的9月初至10月初。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华人的传统节日。

  10. 台灣中秋節,又稱八月半、八月節,中秋節為華人秋報祭祀的傳統節日之一,古代社會有春祈秋報之風俗,由於春天耕耘,到了秋天便是秋報的社祭,該節日隨著漢族移民的移入而被流傳至臺灣,演變至今,台灣漢族民間信仰相傳「社神」伯公、土地公(福德正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