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 :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詩三百首 , 國小古詩 , 重陽節 , 思鄉 , 早教古詩100首. 譯文及注釋. 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注釋. 九月九日:即重陽節。 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 憶:想念。 山東: 王維 遷居於蒲縣(今山西永濟縣),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 異鄉:他鄉、外鄉。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佳節:美好的節日。 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茱萸(zhūyú):一種香草,即草決明。 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賞析.

  2. 九月九日1 憶山東2兄弟. 獨在異鄉3 為異客4, 王維. 每逢佳節5 倍6思親。. 遙知7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8少一人。. 一、作者簡介. 王維(公元701—761 ),字摩詰,祖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省祁縣),從他父親開始,遷居到蒲州(今山西省永濟縣)。. 唐玄宗開元九年(公元721)進士 ...

  3.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語釋: 獨自客居他鄉,每當遇到節日,就會更加想念 自己的親人。 遙想此時兄弟們都在登高遠望,就 在把茱萸分給每個人插在胸前的時候,卻發現少 了我一個人。 註釋: 1. 九月九日: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 2. 山東:此指詩人故鄉蒲州 (今山西省永濟縣),因在 華山以東,故稱山東。 3. 異鄉:他鄉。 因為蒲州是王維的故鄉,長安對他來說 便是「異鄉」。 4. 異客:在他鄉作客的人。 5. 佳節:美好的日子。 6. 倍:加倍,更加。 7. 遙知:遠遠地想像。 8. 茱萸:【朱魚】。 一種有濃烈香氣的植物。 古時人們 習慣在重陽節把茱萸插在頭上,據說可以祛邪增壽。 普通話範讀 | 粵音範讀.

  4.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 王維 的名篇之一。 此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 詩一開頭便緊切 題目 ,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 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 重陽節 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 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是千古名句。 基本介紹. 作品名稱 :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創作年代 : 盛唐. 作品出處 :《 全唐詩 》 文學體裁 : 七言絕句. 作者 :王維. 題材 : 思鄉詩. 作品原文.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⑴. 獨在異鄉為異客 ⑵ ,每逢 佳節 倍思親 ⑶ 。 遙知兄弟登高處 ⑷ ,遍插 茱萸 少一人 ⑸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九月九日:即 重陽節 。

  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思乡诗,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诗人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更甚。

  6. 下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 王維. ↑ 全唐詩·卷128 時年十七. 姊妹計劃: 課程 · 數據項. 本作品收錄於:《 唐詩三百首 》. 獨在異鄉 為 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7.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詩歌。 此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 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