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7日 · 電影先驅盧米埃兄弟的早期作品《火車進站》(1895),意味著火車與電影早在影史開端已結下不解緣。. 火車既是交通工具,能把人與物件帶到遠方,指向遷移、旅行或出走的可能;火車車廂也構成密閉空間,令陌生人聚於一室,引發神秘事件或罪案 ...

  2. 2018年10月6日 · 電影鐵路情 : 鐵路與電影文化的裡應外合. 電影由一開始,就與火車結合情緣。. 時至今日兩者相處百多年,是否仍舊長相廝守,還是要說一聲分手時刻到了?. 鐵路與電影,都是機械文明的產物。. 蒸汽火車的出現及盧米埃兄弟製造出來的活動映畫攝影機,都是 ...

  3. 2005年11月1日 · 《鎗火》英文片名是 The Mission,《黑社會》第二部份這一節,又何嘗不可以這樣叫呢? 至於運棍的動戲和黑幫頭目被關進拘留牢房的靜戲交替剪接,當是杜琪峯對《無間道2》仿用哥普拉(Francis Ford Coppola)平行剪接的回應,彷彿是對劉偉強和麥兆輝示範,真正的經典手法該是如何拍攝的。 鄧伯和大D的牢中對話,更是杜琪峯近年作品中編寫得最精采的對白之一。 觀眾看到這裡,整個神經都已被繃得緊緊,大戰一觸即發,雙雄對決的期待,該令人欲罷不能。 然後來到第三部份,杜琪峯玩的是張後之弛,弛中之張。 阿樂和大D第一部份的明爭暗鬥,經過第二部份如箭之在弦,卻來個一百八十度扭轉,突化干戈為玉帛,遂出現第三部份前段的製造懸念,以及後段的出奇制勝。 兩人的鬥爭正式進入地下,並以其反面(合作)表現。

  4. 2015年9月14日 · 如果食店還可暫托於一時一地,交通載體則肯定是流動的。 電車在喧鬧的城市中也許已有點遲暮,但在這個快生快滅的城市,還有甚麼東西守着一條路軌如守着一份永恆般•可以給你地老天荒的感覺,哪怕只是錯覺?

  5. 《嚴密監視的列車》在我看來,就是一起永遠不停發生的事故之現場,講述政治如何佔領了青春的站台,那些平凡善良的人道主義日常如何與無法左右的時代政治猛烈相撞。 這部捷克電影格局小:小鎮、小站台,主要人物不過十人。 曲線救國,以邊緣寫中心,站長、調度員、官僚各色人等通通用來諷喻納粹統治以及一切虛偽的政治操作。 看懂《嚴密監視的列車》之後,再看姜文新作《邪不壓正》(2018),就更容易理解姜文看似荒誕不經的孩子氣,如何與伊里曼素以喜寫悲異曲同工。 自然,兩部電影中拿官員公章蓋到情人美臀上的做法,是一樣的調皮,一樣的不屑於那些政治謀略、官僚主義的大話。 面對所謂時代風雲、政治運作,伊里曼素以影明志,愛惜青年、珍視人性本應無需任何理由。

  6. 2018年12月20日 · 今集由喬奕思、張偉雄談捷克新浪潮名作《嚴密監視的列車》(Closely Watched Trains)。 導演伊里曼素27歲就拍出這部不落俗套的性喜劇,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此片與其他火車電影不同,故事大部份時間都在車站發生,用大量近鏡「嚴密監視」一群小人物如何過小日子。 張偉雄直言,車站就是「暫借的家」的意象。 導演尤其關注小人物在權力下的壓抑。 在動蕩時局裡,性似乎是實踐及時行樂的便捷途徑,但偏偏主角就有性障礙…… 講者:喬奕思、張偉雄(附中文字幕) 跟住影評去睇戲,逢星期四晚上線. 觀看連結: https://youtu.be/zdKl1k5ppbM. Film Critics description.

  7. 2010年11月1日 · 香港影人認識到內地吸納港片的形式,只是要把港片納入成為大主體的一部份,只要港片的技術,主流意識則須向中央靠攏。 在這期間便出現了掙扎和鬥爭,不少港片都作出「向內看」之餘都盡量保持香港特色的努力和嘗試。 期間出現的「無能男」,正是港片借以自況的角色,是一種有技術卻無法發揮、無所用的人種,情節和象徵上便是無能、失勢、雄風不再;箇中代表首推古天樂(飾演的角色)。 他的變種是「骨精強」(由陳奕迅飾演的角色代表),表現為保留技藝,但求留得青山在。 相對於男人,此期港片的女角表現為「古墓女」或「獅吼女」,前者以困守自得為特色,後者則相應男子的無能而作出「突圍」之態。 2003 SARS事件;圍牆正式成立(香港都市文化崩潰失落,正式進入特區文化期) 2004 女人對生育有恐懼,新生令人忘不了舊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