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15日 · 人這一輩子從出生到臨終,舉凡生育、求學、結婚成家、創業皆有計畫,在面對高齡風險時卻遲遲無感,由時光流逝。 常見周遭長輩慣用2種模式預備:一是養防老,然而多數人老病後,方知少有如預期;另一例是養錢防老,這要看是將錢存在哪裡 ...

  2. 2018年5月1日 ·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副教授. 本期專欄我認為有一關鍵議題值得討論——「保險業是否該重新認識他的年輕客戶 」這是在數位金融時代,以及進入金融科技時代的當口,保險業者必須要重視的未來關鍵課題。 比較需要擔憂的是,目前金融業的經營者絕大多數都不是年輕人,他們距離年輕已有一段距離,過去他們在養成教育或是成為主管的過程中,面對的都是現在已經很成熟的客戶群體,再隨著成為主管,圍繞在他們身邊的人,也都是跟他們差不多的人。 就好比在職場中,30歲進入公司從基層開始做起、35歲當上了基層主管、40歲坐上了部門經理、45歲可能當上協理或副總經理,到了50歲時掌握了公司很多的決策權,身邊的人基本上都沒有換,共同決策者幾乎都是同一群人,但是面對的客戶卻是一直改變。 決策者看不到下一個世代的樣貌.

  3. 2019年11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9 年 11 月 1 日. 0. 1458. 痛點就是客戶最關心的那一件事,只要業務人員一提及,客戶就會感覺似乎被戳到痛處了,進而想要用保險來解決這個痛處。 而每個人最關心、最在意的事物都各不相同,這就決定了每一個客戶的痛點都不相同。 面對不同的族群,該如何尋找他們的痛點? 所謂銷售痛點,是不是就是客戶的需求點? 抓住客戶的需求點是不是就可以成交了? 細究起來,痛點和需求點還是有差別,需求點是客戶的保險需求,如教育金風險、疾病風險、死亡風險、意外受傷風險、退休養老等風險需求,每位客戶一生中存在的保險需求也許會很多,但他可能對這些需求視若無睹,無論業務人員如何喚醒,依然覺得無關緊要。

  4. 2023年5月1日 · 2023 年 5 月 1 日. 270. 0. 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商周出版發行人、 保險行銷集團集團發行人暨總編輯。 放權、放手雖是主管的必然,但掌握重點參與、協助能力不完全的部屬,也有必要。 此時參與反而是關心,而非干預,這就是「知人善不任」。 因為瞭解你,所以知人善不任. 一位我極信賴的直線主管,過去戰蹟彪炳,提出了一項創新的項目計畫,我極為認同,要求他放手去做,我全力支持。 但因計畫太大,動用資金可觀,成敗影響極大,我要求事前、事中、事後,都要鉅細靡遺的向我提出報告。 剛開始,這個主管還興沖沖的來說明報告,後來逐漸不耐煩,覺得我管太多,似乎對他不信任,並要求我放手讓他自己去做就好。 他的要求被我斷然拒絕。

  5. 2017年4月5日 · 所謂空巢期是指年齡54~75歲,未和子女同住,剩父母兩人在家,容易缺乏自我價值感,也容易產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疾病。 根據業界針對退休族的一項最新調查,臺灣已退休族平均退休年齡約60.55歲,平均「工作退休金」163萬元,僅占退休後二十年的生活需求487萬元的3成。 且退休族有6成處於「空巢期」,沒有與子女同住,子女可能已經在外求學,或者是各自嫁娶不與父母同住。 這現象不僅出現於臺灣,鄰近國的日本、香港、大陸等國也都有高達5成以上退休族現在也都深受空巢期所困,甚至有些國家擁有高達10%的獨居者。 隨著未婚人口、頂客族的增加及少子化趨勢加劇,空巢期現況在未來只會愈來愈嚴重。

  6. 2020年12月1日 · 2020 年 12 月 1 日. 0. 1404. 人生可以很精彩,也可以很平淡度過,全看你用什麼樣的態度去詮釋它,不同的態度,會讓你得到截然不同的人生。 其實說穿了,關鍵還是在於你看待一件事情,究竟是「將就」,還是「講究」? 人生中有許多關鍵是不可以「將就」的,比如夢想。 試著回憶童年,國小作文簿上總會有個題目是談未來的夢想,想要當總統、當太空人、當飛行員……夢想都是美好的,但是隨著我們長大,作文簿上的答案也愈發屈服於現實。 出了社會後,有多少人將就於以前從未想過的行業? 又比如健康。 諱疾忌醫是許多人都有的心態,總覺得沒那麼不舒服,咬咬牙挺過去就好,彷彿幾10年前醫療資源匱乏的時代一樣。

  7. 2023年3月1日 · 疫情為保險公司人力負成長的最主要原因. 在大環境不佳的情況下,也連帶使保險公司增員、留才不易。 富邦人壽富創通訊處處經理許博堯表示,據壽險公會統計,2022年壽險業業務員登錄人數呈現負成長,表現不佳最大原因在於疫情,近3年受到一波波疫情的影響、政策的管控,讓保險業務員接觸客戶相當不易,進而造成人員流失。 不過即使沒有疫情,由於產業性質關係,業務員是保險公司業績主要來源之一,因此當增員出現困難,保險公司也會受到影響。 疫情加速了數位轉型,許多業務作業,如拜訪、服務、需求分析等轉為線上進行,業務員在轉型過程中一旦無法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與過往有極大差異的作業模式,就很可能讓績效快速下滑,進而產生離開行業的念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