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9月27日 · 看《劏房小孩》,可以從一個16歲男孩的自身故事,了解大陸貧困“雙非童”的內心感受,這個城巿為他們帶來的身心壓迫,以至中港政策漏洞引致 ...

  2. 從《劏房小孩》看生活素質與個人成長經歷 湯 皓 勛 港澳信義會慕德中學 身處香港,相信大家對劏房、板間房等名詞不 會陌生。不少居住於這種環境下的人士,都不乏逆 境求存的意志及本領,就好像《劏房小孩》1一書

  3. 物價高企劏房狹小,在這個節奏緊張的大都市,十六歲的他面臨著重重挑戰。 日間上學,黃昏送外賣,晚上挑燈夜讀,週末繼續開工。 他沒有時間喘息、抱怨。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2年5月1日 · 物價高企劏房狹小,在這個節奏緊張的大都市,十六歲的他面臨著重重挑戰。 日間上學,黃昏送外賣,晚上挑燈夜讀,週末繼續開工。 他沒有時間喘息、抱怨。

    • (1)
    • Paperback
  6. 2013年5月2日 · 中學生十本好書中,包括十七歲的「樂仔」寫下自身經歷的《劏房小孩》。 本身是雙非的「樂仔」,家中有爸爸、媽媽和一個姐姐,因內地「一孩政策」,父母十七年前來港誕下他,原本一家四口在廣東省清遠市居住,但父親因車禍變成半身殘廢,令家庭頓失經濟支柱。 由於「樂仔」沒有內地戶籍,前年隻身來港求學,入住深水埗劏房,並在茶餐廳任侍應半工讀養自己。 他現時讀中三,坦言目前生活機械化,「放學到茶餐廳做四小時兼職,周末則工作八、九小時,每月賺取一千五百元作生活費,但我希望升上大學後,可再出書。 另外,曾自辦喪禮的抗癌勇士陳偉霖亦憑《我的遺書》,同列最受中學生歡迎十本好書榜。 就讀東華三院伍若瑜夫人紀念中學中五的蔡嘉欣,讀畢此書後,抒發堅持個人價值觀的讀後感,贏得讀後感寫作比賽高級組冠軍。

  7. 2018年3月2日 · 一. 誰偷走了劏房小孩的夢想? 二. 政策收效微 貼身服務靠社區. 三. 維護居住權益 正視「最低居住標準」 還未讀小學的昊明(花名)與弟弟住在葵涌一棟大廈的劏房中。 (陳嘉元攝) 除夕前兩天的下午,劉太和兩個兒子一如往常留在家中,大兒子昊明(化名)拿着媽媽的手機玩遊戲,小兒子峻辰(化名)纏着媽媽,電視機的聲音迴蕩在100呎的屋內,無人說話都不顯得冷清。 或許因為屋內逼狹,視線觸及之處布滿大小物件,看不出整理行李返鄉的痕跡。 「之前昊明的功課中有一個問題,夏天最喜歡做什麼? 昊明的答案是『最喜歡去姨母家玩』。 他每次出去住都不想回來。 」劉太笑道,「這次(返大陸過新年)可能又會不想回來。 劉太一家四口,住在葵涌一棟大廈的劏房內,是全港近20萬劏房住戶的剪影。

  8. 2018年1月15日 · 到底政府何時才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如何可以加快基層上樓,真正救救劏房孩子」呢? 最近香港接連發生虐兒悲劇,讓社會再一次關注兒童權利問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