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7日 · 梁稱無參與運作 委「極質疑」 梁被指作為註冊醫生,於2021年7月沒採取足夠步驟,防止其facebook專頁「良醫生Dr Ares」發布4名在翹康醫務中心執業的醫生的名片。

  2. 2024年4月27日 · 委員會提出4項改善建議:(1)重新設計工作流程,將平板電腦設置在靠近護士站電腦位置,加強工作效率及減低出錯風險;(2)與資訊科技及醫療信息部門探討提升e-Vital;(3)加強執行護士臨 交接指引,將檢視e-Vital紀錄及病人維生指數評估納入恆常臨 交接

  3. 2024年4月4日 · 【明報專訊】在大多倫多地區的華人社區,耆老申請入住頤或孟嘗長期護理中心的輪候時間,短則3至5年,長則最少5至6年。 相比之下,主流社會的長期護理中心,輪候時間平均只有150天左右,甚至有幸運的申請人在申請後的兩個月內便成功入住。 對此,頤基金會總裁蕭顯揚建議華裔耆老,在填寫長期護理中心的入住申請表時,不妨多挑選幾間主流社會的長期護理中心,有助於縮短輪候時間。 在大多倫多地區,無論是頤還是孟嘗,均為華裔耆老提供切合文化需要的長期護理服務。 其中,頤屬下有4間長期護理中心,分布在士嘉堡、萬錦市和密西沙加市,總共設有805張床位。 孟嘗屬下也有4間長期護理中心,分布在多倫多中區華埠、烈治文山、士嘉堡和史托夫維爾,總共設有777張床位。

  4. 網 > 健康事. 香港每年有26,000人確診癌症,並以每年2,000人的速度增長。 而重返社區生活的癌症患者,估計累積超過三十三萬人。 隨着醫療科技發展,癌症治療技術一直進步。 然而,癌症打擊的豈止患者的身體? 病人與家屬的心也碎了。 「治好了癌症,但人已散晒」是資深腫瘤科醫生對癌症的形容。 醫院旁的心靈驛站. 確診癌症的一刻,呆了。 腦袋一片空白,欲語無言,欲哭無淚。 然後,醫院成為日常出入的場所。 檢查、覆診、治療、復……幾步路的腳程、幾小時的等候,忽爾變得異常漫長。 在屯門醫院的士站的前方,是日間寧養中心及放射治療大樓。 若再往前走一、兩分鐘,會發現一幢一層高的小樓房,安靜的守護其後。 那小樓房就是新建成的癌症關顧中心Maggie's(銘琪)癌症關顧中心

  5. 2024年2月29日 · 該項服務免費向公眾提供,但藥劑師每次與病者通話可獲最多75元的補償,相當於安省的家庭醫生給一名患者應診的收費的一倍。 根據安省衛生廳的統計數據,省府在2022-2023財政年度向藥物核查項目支付了6,000萬元。 一位藥劑師表示,這種「藥物重審」每年只限一次,服用三種藥物而不包括糖尿病藥物的,每年重審可獲60元,有糖尿病藥的,就可獲75元。 一般藥房都會將這補貼發還給藥劑師,但聽說Shoppers就卻不會這樣做。 加拿大廣播公司 (CBC)新聞節目採訪了8名曾在啟藥房工作的前僱員,其中包括多名藥劑師。 他們說,來自公司或管理層的巨大壓力,迫使他們經常致電顧客進行不必要的藥物重審,這些顧客在理論上符合接受藥物核查的資格,但他們不被視為高危人士。

  6. 2023年10月2日 · 【明報專訊】在香港護理行業有30多年經驗的李寶滿曾涉足內地養老行業,她稱長者北上顧慮主要在3方面,一是擔心家人探視不方便,二是對醫療制度不熟悉,三是遠離過去社交圈子。 李寶滿稱,廣東省飲食口味、文化相近,又在「一小時生活圈」內,已是最方便港人的地方。 李寶滿曾擔任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長者服務總監10多年,任內開??設數間長者護養院,「我第一間做的院舍在龍蝦灣那麼遠,草也高過我」。 她亦擔任過香港中文大學護理系講師,曾到江門市為維達紙業公司開辦高端養老院,近年創辦熙護健康顧問公司並擔任董事。 「如果我要選養老院,我會選內地。 」李寶滿說,香港院舍沒空間、不舒服,「內地地方一定沒得彈,價錢平、地平、人工平,高檔院舍在香港可能3萬元,在內地1萬多就可以。 但為什麼大家不去? 原因很複雜」。

  7. 2024年3月1日 · 《新京報》報道,判決書顯示,77歲的張玉華因在港大深圳醫院體檢時發現膽囊結石,在2018年8月入院治療,經檢查被診斷為「胰腺惡性腫瘤可能性大」,進行全胰切除和脾切除手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