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1日 · 1684. 0. 2021年因美國持續實行寬鬆貨幣政策,全球市場熱錢湧現,資本市場熱絡,帶動市場行情。 在匯率方面新臺幣相對美元升值也進一步推升美元投資型保單買氣而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美元保單類型大致可分為3種分別為美元傳統型保險美元利率變動型保險以及美元投資型保險其特色及功能見下表說明表一)。 新光人壽商品開發部協理陳欣怡談到,2021年市場熱銷商品是以投資型為主,傳統利率變動型壽險為輔。 然而,2022年第一季受到美國逐步升息及縮減購債規模的影響,美元對新臺幣升值,又因烏俄戰爭及國際油價上漲趨勢等因素,使得市場避險情緒增加,民眾投資意願轉趨中性保守,間接驅動美元利率變動型保單市場預期轉好。

  2. 2 天前 · 股市美國利率匯率及壽險業宣告利率等因素牽動市場外幣保單買氣2023年國內外幣保單受到美國強勢升息資金被磁吸轉往高利美債與美元定存影響銷售量占比來到5年新低。 目前全球股市仍處多頭行情,就業經濟指標顯示美國通膨逐漸趨緩,市場預期下半年美國聯準會可望啟動降息,之前買海外債、定存等資金,有機會慢慢回流。 根據金管會統計,2024年2月單月國銀外幣存款大增2,028億元,終結連3跌,且增額是近4個月最多,推升整體外幣存款餘額攀升到14兆2,248億元的歷史新高,顯示外幣市場閒置資金仍多,一旦美國降息,資金回流將有助提振外幣保單銷量,尤其透過資產配置以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外幣保單仍將是高資產客群核心配置的首選。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22期.

  3. 2023年10月1日 · 孫文祥提到消費者往往都是以趨利的角度來做資金配置而保戶配置美元保單的意願通常會受以下2原因影響第一是利率的高低預定利率及宣告利率),第二則是匯率的價差當這2者產生誘因的變化時銷售動能才會有所轉變目前在利率調整有限的情況下匯率變化就成為最主要的購買因素。 當美國聯準會升息未止、美元存款利率居高不下,美元兌新台幣匯率呈現持續上升的機率仍在。 因此,美國聯準會在哪一個時間點暫停升息、降息,將會是銷售動能翻轉的關鍵。 消費者可以透過3大指標面向來觀察未來美國利率的走向,首先是芝商所FedWatch對美國未來利率走向的預測。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9年2月1日 · 過去我們在解決匯率風險的主要方式是用外匯變動價格準備金但其實這樣的作法已違反了會計準則的精神。 對此,主管機關做了許久的討論,最終仍不惜違反了會計準則的概念。 對此課題,金管會討論了至少五、六年之久,從構想提出至今也將近十年。 通過以後,果然產生了很大的效果,並引起廣泛地討論,到底保險業現行會計準則的損益認列方法,是否符合保險業的經營現況? 但臺灣人微言輕,國際會計潮流無法擋,臺灣保險業也只能採用這套制度。 未實現匯損或外匯收益,都會進入到損益表. 這導致保險業暴露在巨大的風險中。 因為我們接軌的會計準則是完全採用公允價值概念,它會承認價格上所有短期的波動,這就造成了臺灣壽險業在經營上的一個特有壓力。

  6. 2024年1月1日 · 由於美元高利率與匯兌的影響,2023年保險業延續了2022年的態勢,截至2023年10月,新契約保費FYP下修15%。 但邢益華指出,健康、壽險與退休等保障型商品,並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無論經濟環境再怎麼變化,民眾都依然要面對生病、死亡、退休等問題與風險。 2023年10月,臺灣保險業平均保額為126萬元,而台新人壽平均保額則為407萬元,正是因為台新人壽以保障型商品為主力,因此即使在利率變動影響下,依然保有相當廣闊的業績成長空間。 此外,臺美利差的擴大,也連帶影響保險公司的避險成本提高,致使保險業普遍採取較積極的避險策略。

  7. 2023年12月1日 · 利率匯率是客戶在購買美元保單時所考量的2大因素在利率高的環境裡現時購買以美元計價的商品確實需要付出比較高的成本不過陳育伶強調:「保障是不能等待的」,且投保美元保單具有幾項優勢: 槓桿倍數高, 預定利率相較臺幣保單來得更高,較能達到保本的效益, 相較其他貨幣,具有避險的功用。 她常向客戶提到:以長期來看,美元跟新臺幣哪一種是比較能讓我們安心的幣別? 大多數的客戶通常都會豪不猶豫地回答美元。 陳育伶表示,保險業務員在現今的經濟環境裡,要成功銷售外幣保單,可以先引導客戶瞭解目前國際的政經局勢、地緣政治等,並將外幣保險商品的特性凸顯出來,客戶便有比較高的機率認同外幣保單確實能夠幫助自己及家庭應對未來的市場環境變化。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16期──

  8. 2022年7月1日 · 首先先說為什麼外幣保單的新契約占比會如此之高,與2個原因有關,第1點就是保險公司銷售外幣保單不用承受最大的匯兌風險;再來,外國的利率比臺灣來得高,特別是美國,可以有更有吸引力的宣告利率。 保險公司因為外幣資產多,因此有一個很大的風險源來自匯兌的差異,尤其像前陣子新臺幣一直在升值,對許多資產雄厚的公司來說,每差1角牽扯到的損益就可能是好幾億以上,所以當大量銷售外幣保單,保費收外幣,投資也是外幣,給付也是外幣,交易少了匯兌的過程,從而降低匯率變動造成的波動風險,所以對保險業者來說,大量銷售外幣保單有來自於經營面的動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