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15日 · 15 May 2020. 減肥風氣一直盛行如果減得健康當然無妨但有很多女生為了減肥而盲目節食節食得自己身體也出現毛病那就得不償失。. 現年24歲的英國女生Hannah Gane曾受厭食症困擾超過10年近年靠著運動終得以痊愈編輯問她患病過後最大的領悟時 ...

  2. 2022年1月17日 · Ghost Doctor| Uie曾試極端減肥法險患厭食症 靠自家便當+日飲兩公升水重塑健康美. Candy Chau. 17 Jan 2022. 《Ghost Doctor》開播,Uie和韓劇天王Rain、孫娜恩及金汎等合作對戲,引起關注。. Uie以最佳姿態回歸螢幕,在劇中飾演外國回流的神經外科專科醫生的她 ...

    • Candy Chau
  3. 2019年友坂理惠上堂本剛的節目分享當年曾遭到不少堂本剛所屬團體KinKi Kids的粉絲惡言攻擊令她情緒不穩兼患上厭食症曾一度暴瘦至38公斤⋯⋯ 詳情請看:

  4. 2022年8月10日 · 向海嵐說自己曾試過靠節食去減肥結果就出了事:「我一度以為自己患上厭食症試過有段時間吃很少東西到有次想吃碗魚蛋粉怎知吃了兩粒魚蛋就已經想嘔後來看醫生才發現自己原來是胃潰瘍和胃酸倒流所以現在會懂得均衡飲食也有跟 ...

    • 都市情緒病1:科技成癮
    • 畫出潛意識
    • 以繪畫帶出內心憂慮
    • 延伸閱讀:如何幫助朋友走出情緒病?

    香港人生活模式急促,加上對手機和互聯網的依賴幾乎到了沒有互聯網就不能生存的地步。一旦電話無電,或是到沒有互聯網的地方,就會不期然產生焦慮的情緒。互聯網、智能電話的便利和過度方便的溝通模式亦會被濫用,無形中為我們增添不少心理壓力。如在工餘時間收到有關工作的訊息,心情便會變得緊張起來。不少上司亦會要求下屬即時予以回覆,久而久之,無論上司或下屬都會定時自動檢查電話和電郵,養成必須要「看一看電話」的習慣,更甚的是連社交網站的更新也會一拼瀏覽一遍才安心,變成近似強逼症的「行為成癮」,仿如被困於虛擬的科技世界中,無法對現實的事物提起興趣。

    繪畫不單是藝術和美感的表達,更是反映內心和潛意識的方法。繪畫分析早在古希臘時代已有存在,直到佛洛伊德和榮格開始着手研究「符號」的含意和所投射的潛意識。之後開始有不少心理學家以繪畫作評估工具,作為了解對象內心的世界,因此發展成「藝術治療法」(Art Therapy)。 擁有多年的藝術治療經驗的香港心靈輔導專業學院的臨床心理學家黃曉紅博士(Monica)在書中的表示,「圖畫是個人潛意識的投射,當一個人拿起畫筆,所使用的是主理情感的右腦。潛意識中滿載情緒,因此在繪畫時,潛意識中的情緒便會躍然於紙上,化作象徵性的符號,在不知不覺間將內心世界呈現出來。」而根據佛洛伊德的觀察,一些受到壓抑或已遺忘的心象,都可能從夢境中或繪畫呈現出來,而非言語和筆墨所能描述。繪畫確能代替言語,讓案主盡情發揮,釋放潛意識,...

    Monica黃曉紅博士則認爲,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不應將符號一一對應,單一地分析個案。因此她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治療模式,以繪畫加敘事的方法(Narrative Therapy),雙管齊下來做心理輔導,達到較人性化的溝通的方式。在輔導的過程中,她先會與案主訂下目標,如想解決的問題和困擾範圍,再邀請其作畫。畫畫的主題亦會有所不同,如想探討有關家庭和愛情方面的話,就會由「有泳池的屋子」為主題;個人成長的課題則以「樹」為主題;由美國心理學家John Buck提出的「樹屋人」則用以探討有關原生家庭和影響的課題;有關兩性方面的課題則以「男女」為畫題等。隨後由畫作打開話題,請案主口述畫作的內容,再由口述的內容對證畫中的象徵性符號,找出問題所在。 治療性對話的好處在於可以從說話的方式中看出端倪,例如不...

    photos from Shutterstock、Instagram (@Physit)、Ellen Loo Facebook page、provided by Dr. Monica Wong special thanks to 香港心靈輔導專業學院 & 黃曉紅博士

  5. 2022年9月1日 · 姚瑩瑩在私人生活上都很低調曾奮身投入初戀結果被傷得很深她在入行初期與化妝師發展地下戀可惜沒維持很久便分手男方更飛至紐約學化妝姚瑩瑩亦因未能一時適應疑似患上厭食症體重暴瘦約15公斤

  6. 2022年8月25日 · 別看Ray Yang現在的身材如此完美她在我獨自生活中就透露以前一度患上厭食症體重曾高達70kg情緒更因此變得愈來愈抑鬱。 後來她接觸了瑜珈,在持之以恆的訓練下,成功減重,並因此發現自己在運動方面甚具天分,其後更朝瑜珈教及健身教練方向發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