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5月25日 · 總店林立於銅鑼灣中心地帶,裝潢門面古色古香,富有舊時代氣息,與名牌店、金飾店毗鄰,顯得鶴立雞群。招牌的雲吞面,湯底用烘香過的大地魚熬制,上桌時陣陣香氣撲來。面條爽口彈性足,雲吞按照法包得有金魚尾巴散開,是上一代留傳至今的 ...

  2. 參觀香港著名藝人古明華在江門開業的茶檔. 江門市僑聯副主席鄭文輝在致辭中向全體香港青少年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希望通過本次活動提高香港各友好社團對江門的認識增強認同感二是希望參加本次交流活動的香港青少年們真正了解祖國的飛速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潛力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發揮自身優勢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期待香港青少年群體未來在江門這片熱土上觸摸灣區發展脈搏追逐青春夢想同時在講好中國故事大灣區故事和香港故事中發出更多好聲音傳遞更多正能量三是希望香港江門五邑兩聯總會繼續發揮橋樑紐帶作用推動江港社團聯誼交流。 (記者 盛芳齡 通訊員 黃柏軍 宋俏宜) 頂圖:香港青少年參觀中國僑都華僑華人博物館. 責任編輯:嚴燕紅. 香港商報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允許不得使用。 推薦新聞.

  3. 2021年12月2日 · 2021-12-02 21:45:40 來源: 香港商報網. 洗米華這名字是出自八十年代初期TVB的處境劇是香港電視史上的第一部處境劇名為香港81》,後來香港82》、《香港83》、《香港84的播下去一直播了好幾年。. 這劇其中一個角色,由梁思浩飾演,角色的 ...

  4. 2015年10月12日 · 2015-10-12. 來源:香港商報. 2015年7月,由吳偉明編撰的《日本流行文化與香港》由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 本書試圖從歷史、思想、在地消費、文化想像、互動等諸多角度切入,梳理了近半世紀日本流行文化包括動漫、動畫、游戲、電影、電視劇等,傳入香港的歷史以及與本土文化的互動,探討近現代以來日本與香港是如何在彼此身上尋找、塑造現代性及身份認同。 作為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的香港人,吳偉明對中日文化交流的研究,都從香港--這個華人世界的特殊文化存在出發,但遠不止於此。 吳偉明介紹,日本與香港合作的黃金期持續了近40年。 以往一直強調「東西合璧」是香港文化的特色,其實日本文化的影響甚大,香港作為中日文化大熔爐的角色不容輕視。 香港商報記者 朱求真. 記憶里的「日流風」

  5. 2014年7月22日 · 《大太監》 一個不到巴掌大的敞口明成化斗彩雞缸杯拍出了2.8124億港元 (約合2.25億元人民币的天價,在刷新了中國瓷器拍賣紀錄的同時,也刷新了網友對雞缸杯的認知度——咦,這杯子怎麼看着這麼眼熟,好像天天見,怎麼突然就變珍品了? 原來這種熟悉感來自于TVB第一道具”——雞公碗。 網友們不約而同地曬出周星馳與香港TVB禦用的那只雞公碗,調侃稱:“它們莫不是失散多年的好兄弟? 雖然畫的都是雞,成化斗彩雞缸杯的“同款兄弟”並沒有與它同樣高昂的身價。 大家好奇,價值2.8億港元的雞缸杯和雞公碗到底有何淵源? 雞缸杯又為何讓如此多的收藏者趨之若鶩? 那麼,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雞缸杯和雞公碗的前世今生。 酒器之最.

  6. 2017年4月23日 · GOW台開播時只有英文台,廣播的對象主要是西方在港人士和當地上層人士,播出內容以轉播英國BBC電台的對外廣播為主,主要是娛樂節目。 戴健文稱,1929年2月1日,GOW台號改為ZBW,1934年開始播放新聞簡報。 上世紀30年代初,由於社會發展,香港市民的收音機迅速增加,廣播的影響逐漸擴大,ZBW電台開辦了中文粵語節目,播音時間逐漸增加為每天7小時,中英文分時段播出。 節目內容包括轉播英國BBC電台節目,定時播出新聞、天氣報告、股市行情和英美股票價格,播放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唱片等。 1934年,ZBW電台開始以英語報道新聞,同年,成立了中文台,台號為ZEK,這是該台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1935年4月,該台首次使用短波對海外廣播,當時報道的是一艘著名快帆船抵達香港的情形。

  7. 2023年7月10日 · 2023-07-11 10:04:35 來源: 香港商報網. 「大家都喜歡看TVB的律政劇,為什麼喜歡呢,因為TVB在布景和服裝道具上下了很大功夫! 」近日,港星李國麟在個人社交平台發視頻,介紹TVB律政劇的拍攝現場。 李國麟表示,拍戲就是這樣的,全都是布景來的。 (視頻編輯:謝燁挺) 責任編輯: 謝燁挺. 香港商報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允許不得使用。 香港商报是一份历史悠久、发行海内外的商业财经类大报,1952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即在香港正式创办,至今已有近61年的风雨历程,是香港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中文报章之一,被中央政府定位为中国的国际传媒窗口:对外宣传中国,对内报道国外;以商业财经宣传为主,以政治改革报道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