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唐玄宗 開元 年間,設立了 磧西 、 北庭 、 河西 、 隴右 、 朔方 、 河東 、 范陽 、 平盧 、 劍南嶺南 十個節度使, 范陽 〈今日 北京 地區,即古 幽州 〉節度使是節度使中兵力最大的。. 此時的節度使多由 胡人 擔任,往往封 郡王 。. 朝廷任命節度使,要 ...

  3. 2022年1月30日 · 節度使,是唐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 。 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而得名。 唐代節度使淵源於魏晉以來的持節都督。 北周及隋改稱總管。 唐代稱都督。 貞觀以後,內地都督府並多省罷,唯軍事活動頻繁的地區尚存,以統州、縣、鎮戍。 鎮戍是經常性的防禦據點,比較分散,兵力單弱,故每遇戰事發生,必須由朝廷派遣行軍總管統率出征或備御。 規模較大的戰役,又設置行軍元帥或行軍大總管統領諸總管。 唐高宗、武后時期,為了加強防禦力量和改變臨時徵調的困難,這類屯戍軍設置愈多,並逐漸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駐地和較大兵力的軍、鎮、守捉,各自置使。 行軍大總管也逐漸演變成統率諸軍、鎮、守捉的大軍區軍事長官,於是長駐專任的節度使應時出現。

  4. 朔方節度使,又稱靈州節度使、靈武節度使、靈鹽節度使,是唐朝在今西北地區為防禦後突厥汗國設定的節度使,天寶十節度使之一。 唐玄宗開元九年(721年)十月六日置。

  5. 节度使 , 中國 古代 軍事 將領 ,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节度使 系地方军政长官,簡稱 節度 、 節使 、 節帥 。 唐代 驻守於各道的武将称为 都督 ,都督带使 持節 的称為节度使。 一般情況下也時常稱持節的各鎮守 軍官 ,如 觀察使 、 招討使 和 安撫使 等為節度使。 唐节度可分为: 行营之节度:中晚唐集数道(镇)之兵行征伐事,有号加“节度”者,非方镇。 长官不称节度使,名号有“ 兵马都元帅 ”、“ 兵马副元帅 ”、 招讨使 、 都招讨使 、 都统 、 都都统 等。 都元帅常由皇太子及诸皇子兼领,实际以副元帅为统帅。 军将之节度:中唐设置节度使之初的所有节度使,以及中晚唐征伐战争发生期间的一部分节度使,不加 观察处置使 ,不是领州之方镇。

  6. 2024年1月3日 · 節度使,中國古代官名。. 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即節制調度的軍事長官,初設時為負責管理調度軍需的支度使,同時兼管理屯田的營田使,主管軍事、防禦外敵,唐朝天寶後,又兼所在道監督州縣之採訪使,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 ...

  7. 魏博節度使,唐末為天雄軍節度使,是唐朝在今河北地区设置的節度使,唐末到五代割据河北魏博(今邯鄲)一帶,为河北三镇之一。 在8世纪末是河北三镇的 首领 ,9世纪衰落。

  8. 2021年11月12日 · 節度使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唐朝應對邊患的能力,大幅縮減了用兵成本。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節度使不滿足於節制兵權,並將財政、行政權據為己有,漸漸成為一方霸主,脫離中央管控,而唐朝針對節度使的監督機制形同虛設,只能任其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