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唐滌生(1917年6月18日—1959年9月15日),原名唐康年,香港粵劇劇作家,籍貫是廣東香山(今珠海市唐家灣),在吉林省寧安縣出生。 他能糅合文學與電影藝術,為粵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
      www.wikiwand.com/zh-tw/唐滌生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香港繁體. 工具. 唐滌生 (1917年6月18日—1959年9月15日),原名 唐康年 , 香港 粵劇 劇作家,籍貫是 廣東 香山 (今 珠海市 唐家灣 ),在吉林省寧安縣出生。 他能糅合 文學 與 電影 藝術,為粵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 生平 [ 編輯] 據唐氏遺孀 鄭孟霞 說,唐滌生於1917年6月18日出生於今東北黑龍江省;但據學者推斷,唐滌生大概是在上海出生,直至1935年才回到廣東中山上學。 [2] 他年少時在 中山縣 翠亨村紀念中學唸書,他曾被選為學生會主席,主持學生運動、推動反對專制治校的「護校運動」和號召學生及鄉民支持抗日。 1937年初,他到上海,先後入讀 白鶴美術專科學校 及 滬江大學 (該校人員董事會之後南遷至香港,成為香港中文大學的一部份)。

  3. 生平. 據唐氏遺孀 鄭孟霞 唐滌生於1917年6月18日出生於今東北黑龍江省但據學者推斷唐滌生大概是在上海出生直至1935年才回到廣東中山上學。 [2] 他年少時在 中山縣 翠亨村紀念中學唸書,他曾被選為學生會主席,主持學生運動、推動反對專制治校的「護校運動」和號召學生及鄉民支持抗日。 1937年初,他到上海,先後入讀 白鶴美術專科學校 及 滬江大學 (該校人員董事會之後南遷至香港,成為香港中文大學的一部份)。 並加入了「湖光劇團」,活躍於京劇、話劇和電影圈中。 [3] 1937年夏天,日軍侵華被逼輟學,南下 香港 ,找到堂姐 唐雪卿 ,並加入了唐雪卿和丈夫 薛覺先 創辦的「 覺先聲男女劇團 」任抄曲員及實習生。

    劇目
    首演日期
    劇團
    主演
    1946年3月
    前進
    羅品超 、 衛少芳 、 區楚翹 、 ...
    四千金
    1946年4月
    前進
    羅品超、 衛少芳 、 區楚翹 、 ...
    戰場風月
    1946年5月
    前進
    羅品超 、 衛少芳 、 關海山 、 ...
    1946年7月
    雙雄
    陳錦棠 、 新馬師曾 、 李海泉 、 ...
  4. 唐滌生. (香港著名粵劇劇作家) 唐滌生 (1917年6月18日-1959年9月15日),中山縣唐家灣鎮人(今 珠海市香洲區 唐家灣鎮 )。 出身於海員家庭,生於 黑龍江省 [1] 。 民國24年 (1935)返鄉入讀私立總理紀念學校 (今 中山紀念中學 ),適逢“一二九”運動爆發,唐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被推選為罷課與護校運動會主席,曾一度被捕入獄。 抗日戰爭爆發後,唐滌生與一批熱血青年組織抗日宣傳隊,他以 珠江口 漁民抗日殺敵為題材,編寫了話劇《漁火》,公演後獲得好評。 民國27年 (1938)秋, 粵劇名伶 唐雪卿 返鄉探親時,見其堂弟唐滌生天賦甚高,遂邀其加入“覺先聲”劇團。 初替劇團抄寫 劇詞 曲譜,後創作 粵曲 、粵劇。

  5. 唐滌生1917年6月18日1959年9月15日),原名唐康年香港 粵劇劇作家,籍貫是廣東 香山(今珠海市 唐家湾),在吉林省寧安縣出生。 他能糅合 文學 與 電影 藝術,為粵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

    劇目
    首演日期
    劇團
    主演
    1946年3月
    前進
    羅品超 、 衛少芳 、 區楚翹 、 ...
    四千金
    1946年4月
    前進
    羅品超、 衛少芳 、 區楚翹 、 ...
    戰場風月
    1946年5月
    前進
    羅品超 、 衛少芳 、 關海山 、 ...
    1946年7月
    雙雄
    陳錦棠 、 新馬師曾 、 李海泉 、 ...
  6. 香港著名粵劇劇作家 小行星. 唐滌生 (1917年6月18日-1959年9月15日),唐家人(今 珠海市 香洲區 唐家灣鎮 )。 出身於海員家庭,生於上海。 民國24年 (1935)返鄉入讀總理紀念學校 (今 中山紀念中學 ),適逢“一二九”運動爆發,唐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被推選為罷課與護校運動會主席,曾一度被捕入獄。 抗日戰爭爆發後,唐滌生與一批熱血青年組織抗日宣傳隊,他以珠江口漁民抗日殺敵為題材,編寫了話劇《漁火》,公演後獲得好評。 民國27年 (1938)秋,粵劇名伶 唐雪卿 返鄉探親時,見其堂弟唐滌生天賦甚高,遂邀其加入“覺先聲”劇團。 初替劇團抄寫劇詞曲譜,後創作粵曲、粵劇。 抗戰勝利後,唐滌生在香港粵劇界已享有聲譽,其創作的《釣魚郎》一曲,經 梁醒波 演唱而紅極一時。

  7. 唐滌生 ( 1917年 6月18號 — 1959年 9月15號 ),原名 唐康年 , 廣東 香山縣 (而家 珠海 唐家灣 )人, 粵劇 編劇。 作品有 黃千歲 嘅《洛神》、 何非凡 嘅《血羅衫》、 任劍輝 嘅《白楊紅淚》、 陳錦棠 嘅《紅菱巧破無頭案》、 薛覺先 嘅《漢武帝夢會衞夫人》等,佢太太係 鄭孟霞 ,亦係前香港騎師 鄭棣池 嘅姐夫。 《賴婚》 《洛神》 《程大嫂》 《董小苑》 《西廂記》 《琵琶記》 《販馬記》 《六月雪》 《白兔會》 《香羅塚》 《紫釵記》 《帝女花》 《珍珠塔》 《血羅衫》 《白楊紅淚》 《文姬歸漢》 《九天玄女》 《畫裏天仙》 《花月東牆記》 《雙仙拜月亭》 《百花亭贈劍》 《江城解語花》 《牡丹亭驚夢》 《蝶影紅梨記》 《再世紅梅記》 《紅菱巧破無頭案》

  8. 唐滌生香港粵劇一代傳奇其一生創作粵劇作品數以百計作為香港著名粵劇編劇家其在中國文學戲曲及香港粵劇界絕對為一個異數多少膾炙人口的名劇如帝女花》、《紫釵記》、《再世紅梅記》、《牡丹驚夢等至今仍上演不輟口碑載道近日陳守仁教授和戴淑茵博士做客尖沙咀圖書中心分享唐滌生的傳奇一生從他走過的路及其作品探索其創意與靈感來源。 陳守仁教授亦攜其新書《唐滌生創作傳奇》與眾見面。 香港商報記者 陳柳燕. 香港粵劇一代傳奇. 上世紀20年代至上世紀30年代是現代粵劇史上的第一個高峰,大量新劇目、藝人、編劇家涌現,多樣化的題材、京劇的引入、唱法的創新、男女的合班等,不管是戲曲的審美,還是粵劇歷史研究成果,均初見成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