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10個等級

      •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地震震度分級 是 臺灣 使用的 地震震度 分級,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制定,以地動 加速度 與地動速度來區分,分為0級、1級、2級、3級、4級、5弱、5強、6弱、6強、 7級 ,共10個等級
      zh.wikipedia.org/wiki/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地震震度分級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根據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報告顯示,921大地震後至2019年底的災害地震中,僅921地震及2018年花蓮地震最大震度有達到新制分級中的7級震度。 [15] 2020年2月25日宜蘭縣大同鄉發生 芮氏規模5.3地震 ,最大震度為宜蘭南山5弱(以舊制計算為震度7級)。

  3. 1 天前 · 根據過去記錄,全球平均每年發生5.0級或以上及6.0級或以上地震的次數分別為2,000及200次。. 過往的統計數字顯示,天文台的電腦系統能自動偵測到全球強度6.0級或以上的地震的檢測率高達九成八而地震強度5.0級或以上的地震的檢測率則約為九成。. 震中 ...

  4. 里氏震级 (英語: Richter magnitude scale ,港澳称 黎克特制地震震級 ,台湾称 芮氏地震規模 ),是一種表示 地震 規模大小的標度,由 里克特 在1935年发明。 他后来改进出了 近震震級 。 它是由觀測点处 地震儀 所記錄到的 地震波 最大 振幅 的 常用對數 演算而來。 震級定義在距離震央100公里處之觀測點地震儀記錄到的最大水平位移為1 微米 (這也是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的最高精度)的地震作為里氏0地震,如果距震央100公里處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測得的地震波振幅為10 微米 (0.01毫米)為1,100微米(0.1毫米)為里氏2,1000微米(1毫米)為里氏3,10000微米(1厘米)為里氏4,如此類推。

  5. 地震的震級是由標準儀器所記錄得到地殼運動的振幅及週期估計出來,震級表示由震源釋放出來的能量。. 黎克特地震震級表中,震級之間的關係是對數關係,震級每增加一級表示能量增加約32 倍, 相隔二級的震級其能量相差1000 (~ 32 x 32)倍。. 黎克特地震震級表.

  6. 震度 (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稱為 烈度 ),或稱 地震震度 ,用以表述一地區受地震的影響程度,分成數級,級數愈高表示愈強烈,造成的災情也愈重。. 通常以地震晃動的 加速度 作為分級定義,是一種常用的 地震度量 。. 震度常與 地震規模 相搞混 ...

  7. www.kmc.moj.gov.tw › media › 204634地震震度分級表

    透過地震震度與PGA 範圍的對照表(註3),計算地震震度。. 得到的計算震度不到5級時,以該計算震度為地震震度值,結束整個震度計算流程;計算震度為5級以上時,持續進行下一步驟。. 將3 向量原始加速度資料積分至速度,同時進行0.075Hz低切濾波移除因積分動作所引進的 ...

  8. 1979年以來本地有感地震的烈度分佈. 黎克特地震震級. 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 認識地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