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5月11日 · 想安慰卻怕變傷害...如何陪伴喪親者?. 蘇絢慧:別急著填滿對方的悲傷. 2023-05-11 12:06 文/ 蘇絢慧. 用LINE傳送. 「我的親人因為 喪偶 而失落了好一陣子,我要怎麼幫他度過悲傷?. 」悲傷是愛的延伸;但走過悲傷,沒有時間表,沒有一定的方式。. 諮商 ...

    • 感受所有的情緒。在喪慟期,你要允許自己有各式各樣的感受。包括:絕望、憤怒、困惑,甚至也包括喜悅。心情好的時候,就微笑吧。你可以享受溫暖的陽光照在臉上的感覺,聽別人講笑話時也可以放聲大笑。
    • 每天邁出一小步。不要小看每天一小步的力量。如果你連每天站起來洗臉都有困難,那麼就把每天早上洗臉設為你現在的目標。一次只設定一個目標,做自己能夠做到的事,然後再設法往前進。
    • 不要有任何期待。如果你期待自己在喪慟期應該有什麼感受、表現出什麼行為,或應該多久就回復正常,只會讓自己更加難受。我們之所以會有這些期待,是因為過去人們都把有關喪慟的種種,當成一個禁忌話題,從不加以談論。
    • 找信任的人表達感受。表達感受有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人會很想訴說,有些人則既不願意開口,也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如果你想訴說心中的感受,可以找某個你信得過的人,和他們聊聊。
    • 父親罹末期肝癌過世 在國外女兒最後一刻被告知
    • 「好好說再見」的勇氣
    • 說再見的困難與心態
    • 「好好道別」是疏通悲傷的重要過程
    • 「好好說再見」放手祝福對方有新的旅程

    玉鈴在國外求學時,父親被診斷出罹患末期肝癌,但為了不影響玉鈴的學業,父親要全家人不准告訴玉鈴,因為父親擔心玉鈴若知道了將不顧一切的回國,耽誤了正在進行的課業。玉鈴的父親相信自己還有治療的可能,並且也認為等到兩個月後,玉鈴放假回國,全家就能團聚了。但是,父親的病情急轉直下,雖然做了治療,但反應都不好,人突然變得好虛弱,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父親就在家人充滿無奈與震驚的情緒中離開人世。 也在這個時候,玉鈴才接到母親痛哭失聲的電話:「妳爸爸已經不在了……」 玉鈴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也不明白怎麼會在最後一刻才被告知,更不能接受自己竟然沒有在父親最痛苦與最脆弱時陪在他身邊。 從上了飛機開始,玉鈴的感受複雜:她想像不了父親不在了會是什麼樣的感覺,也疑惑若父親不在了,他會去哪裡。同時,玉鈴也有好深的愧疚感...

    我在無數個驚駭、悲傷的故事裡體會到,要對驟然消逝的摯親「說再見」其實是很需要勇氣,也需要心理準備的過程;平心靜氣、懷抱祝福、充滿愛意的道聲再見,必須是沒有傷害性的情緒(諸如:遺憾、自責、愧疚、怨恨、懊惱、憤怒),並且願意接受分離的事實,承認一切都已改變,願意讓自己承受這樣的改變所帶來的衝擊與痛苦。 若失去了這些條件,「說再見」將成為無法完成的缺憾。兩人的關係被迫停在某一刻,無法前進,也無法後退;像是還在進行,卻又似已經結束。你們不再有新的生命交集,不再有新的故事。 摯親若是驟然死亡,實在沒有任何好的條件讓人能順利道別。不僅負面能量壓得人喘不過氣,具有傷害性的情緒更是排山倒海而來;而分離的發生又非出於自願,完全是被迫,許多狀況下,甚至無法得知究竟讓生活風雲變色的罪魁禍首是誰,於是道別的意願更是...

    不說再見,是有好處的。不說再見就能編織各種理由來說服自己生活並未改變、親人只是暫時離開,如此可以勉強的繼續以過去的習慣、型態過生活,不用改變就不會為人帶來威脅,也不會帶來無力與挫折。 只要有改變、需要改變,人就得經驗重新學習、調整、認識許多過去不會或不知道的事。當一切充滿不確定,人必然會經驗到自己某部分的確是不懂、不知道的,甚至還得面對自己有某部分是無能為力、能力不足的,這種種困境與挑戰必然會衍生出挫折與無力的感覺,這是生命極具壓力和威脅感的時期。 死亡所帶來的挫折與無力的感覺正是這樣來的,我們會發現,原來就算我有許多的知識、專業身分、資源、財力、計畫,也無法抵擋死亡的侵害,無法阻止死亡帶走親人的生命或自己的生命。 這就是「說再見」的困難;不願也不想經驗到自我的無能為力,一點力也使不上的感覺...

    許多驟然失去摯親的人,對我提出他們的疑問:為何他們沒有辦法杜絕悲傷與憤怒的侵襲?為何他們不斷反覆困在悲傷裡?他們懷疑悲傷似乎將會永無止盡的糾纏他們,他們甚至認為自己不夠堅強、不夠勇敢、不夠好,才會讓悲傷得逞,使他們徹底經驗到脆弱與無力。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並非一個人不堅強、不勇敢、不夠好,才會被悲傷占據。事實是,一旦你失去親人,悲傷就會在往後的人生如浪潮一樣的不規律湧來,又消退,再湧來,又消退,沒有靜止的那一天,除非生命不在。我們必須學習與悲傷的浪潮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以免被席捲而走,同時又能允許它的存在,因為它既真實又合情合理,是來自生命真實的經歷與曾有的記憶。 雖然悲傷是合情合理,但要與它培養信任關係與默契,能與它共存,絕對是需要長期學習的課題。我們必須認識悲傷,知道如何對待與面對悲傷...

    好好道別,好好向摯親說再見是一份承諾,也是一份祝福,同時是真實悲傷的表現。道別,往往帶來不捨,但我們之所以願意道別,是因為內心知道無法留下對方,即使再有千萬個不願意,也無法緊抓著對方不放。因為對方有他的旅程、有他的方向、有他的目的地;我們會道別,因為在此時此刻確知,分離時刻已然到來,從下一刻開始,彼此都將面對新的旅途,無法再相互陪同而行。在珍重再見聲中,我們除了祝福對方一路好走,也承諾好好照顧自己,幫助自己面對未知的未來。 不能否認,也不能避免的,道別的過程,是包含難忍的悲傷與心碎的痛苦。但也因為經歷過這樣的痛楚與心酸,道別才得以完成,而不是只能空白與麻木以對。 本文節錄: 寶瓶文化《於是,我可以好好說再見:悲傷療癒心靈地圖》一書

  3. 2023年10月12日 · 家人、朋友和同事可以提供什麼幫助?. 看著親人悲傷非常痛苦,往往會讓我們感到十分無助。. 當然,朋友能提供什麼幫助,取決於喪親者的具體情況,好比他們失去了誰、事情是如何發生的,以及他們家還剩下誰。. 人們在親人死後,對朋友、家人 ...

  4. 2024年2月15日 · 失去一輩子的伴侶,該如何走出來? 1、失親者大多會經歷十二個「悲傷階段」,請務必相信,一旦經歷了所有的悲傷階段,將會遇見一個異於以往的嶄新自我。 2、「與他人談話」是走出傷痛的第一步。 談話過程能整理自己紛亂、陰鬱的思緒或想法。 3、參加能讓同樣經驗者互相吐訴的聚會或團體,坦然地從他人悲傷或痛苦中得到共鳴。...

  5. 2022年4月16日 · 喪偶者的悲傷旁人難以理解,也不知道如何有效安慰,或許可以善用一葉蘭的服務。 服務內容包括: 1.電話諮詢:情緒支持及福利諮詢

  6. 2021年8月30日 · 要從喪親之痛走出來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家人的陪伴、醫療團隊的協助都只是輔助的要素而已,最關鍵念頭還是在自己:如何找到讓自己釋懷的方式,面對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去化解讓自己痛苦的情緒,且要了解自己需求,包括何時該獨處、何時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