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9月7日 · 以前香港地無論喜慶婚嫁、店舖開張、節日廟會,門前必定會懸掛一個非常華麗搶眼的大紅花牌,街頭巷尾熱熱鬧鬧,是一個非常具有本土特色的慶祝傳統!

  2. 2018年12月29日 · 雖然秋生未有公布喪禮詳情,但不少圈中好友包括劉青雲、張敬軒、黃子華、方中信等送上花牌。而靈堂橫匾寫上福壽全歸,中央有秋生母親的黑白遺照,前面則有一個粉紅色心形花牌,下款寫上秋生及太太名字,另一花牌則是秋生兩個兒子睿銘及煜政。

  3. 2016年5月25日 · 「148囉! 以前我哋都係用依啲字,係中國傳統數字,當年唔使人教,自然會識,但好耐都冇人用啦! 」記者手持「〡〤〨」花碼數字訪問途人,除了年逾90歲的鄺伯伯一眼認到這些數字外,年輕一輩大都一面茫然。 「以前街市都有見過。 」年輕的歐陽小姐成功認出1及4字,對花碼數字已感到陌生,但認為花碼是傳統文化,值得保存。 花碼數字源自內地蘇州,以往廣泛應用於香港小販攤檔,小巴價錢牌亦曾使用花碼。 要看懂花碼並不困難,價錢牌一般分為兩行,第1行記載數字,第2行記數值單位,如第2行單位是百元,即第1行第1位數字為百位。 例如〡〤〨下方為百元,即是148元,而〡〤〨下方為十元,即是14.8元。

  4. 2019年5月26日 · 張永強、張永新、女兒張麗珊及孫男孫女花牌放滿在靈堂前,而圈中好友鄺美雲有送花牌 來悼念。張家透過治喪委員表示因想喪禮低調 已故演唱會之父張耀榮元配太太羅桂珠於4月26日逝世,享年87歲,今日(26日)在紅磡萬國殯儀館設靈,喪禮以 ...

  5. 2016年2月4日 · 銅鑼灣時代廣場正展出李炎記花牌,從搭棚、掛上孔雀頂和龍柱、披上紅布、再貼出點題的手寫大字。 李炎記「事頭婆」李翠蘭一手書法多年來為新界村民嫁娶禮葬揮筆,這次卻是自己的收山之作,「要用油漆掃,彎低身用陰力寫字,寫完後肩頸都痛。 」60多歲的李翠蘭,10多歲開始隨父親李錦炎做花牌。 她年紀大,體力漸漸無法負荷,幸有兩名徒弟接手生意。 原是搭棚師傅的黎俊霖和李嘉偉,分別34歲和25歲。 同在圍村長大,自小接觸花牌,5年前開始承接花牌的搭棚工作,2年前更正式入行,但笑言始終無法模仿事頭婆的筆迹,曾被客人「詐型」。 兩人目前盡量收集師傅的字迹,以電腦勾線,有需要時印出來填色。

  6. 2017年3月2日 · 其後胡家驊的靈柩抬下靈車,同時由兩個心形花牌伴隨運送到寶蓮寺內,兩個花牌分別寫上遺孀吳婉芳及三名兒女的名字。 靈柩與吳婉芳及三名兒女進入海會靈塔後,其他親友亦相繼步入,其後數名僧人亦進入海會靈塔。

  7. 2016年4月27日 · 黃師傅亦講到花牌分紅事和白事,兩種都是用來表達意思,都是代表心意:「殯儀館花牌就係話你送親友或自己親人最後一程、一個地方、一個紀念、一個懷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