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 懷孕定期產前檢查。定期 產前檢查、驗血驗尿、監測血壓和尿液蛋白數值,如果您本身是慢性高血壓患者,產前更應定期嚴密監測自己的血壓,確保沒有影響到胎兒生長,並且阻止妊娠子癲的發生。
    • 懷孕期服用藥物須知。如果您本來就有服用 降血壓藥,在懷孕前或一發現懷孕時,就該通知您的醫師,醫師或許會在您懷孕前或一得知您懷孕時,換掉您原來的處方,因為有些治療高血壓的藥物,並不是懷孕期的安全用藥,它們可能會減少輸送到胎盤或胎兒的血流量。
    • 懷孕仍要經常活動。保持活力,每天做些 體能活動,例如走路 或游泳,可幫助維持血壓正常,請您的醫療專家推薦適合您的活動。對高血壓的孕婦來說,體能活動並不危險。
    • 控制懷孕期的體重。
  2. 2022年4月27日 · 陳醫生表示,根據目前指引,孕婦可以於懷孕約第11至13周接受妊娠高血壓篩查,醫生會透過臨床問診了解孕婦及其親屬有否高血壓的病史,亦會檢查孕婦雙手的血壓、使用超聲波量度子宮的血流量,了解其阻力,並進行抽血檢查。

    • 什麼是妊娠高血壓?
    • 妊娠高血壓的症狀
    • 妊娠高血壓高風險族群、危險因子
    • 妊娠高血壓處理
    • 妊娠高血壓飲食

    根據衛福部孕產婦關懷網站指出,妊娠高血壓指的是孕婦以往沒有高血壓的病史,但因為該次懷孕而有高血壓的症狀。 若懷孕時期血壓數值表現有以下任一跡象,就會被診斷為妊娠高血壓: 1. 收縮壓高於 140mmHg 或舒張壓高於 90mmHg 2. 妊娠後期的血壓比早期收縮壓高 30mmHg 或舒張壓升高 15mmHg 要特別注意的是,數值須以 2 次相隔 6 小時以上的血壓測量結果為準。而妊娠高血壓又分為四種類型: 想多了解「​​子癲前症」為何,可參考文章「是什麼?醫師解答高風險孕婦必知症狀與原因」。

    由「妊娠高血壓類型」類別我們可以知道,常見的症狀以高血壓、水腫及尿蛋白為主。另外,也有個案會出現頭痛、體重增加、視力模糊(眼壓升高導致視網膜剝離)、胎盤早期剝離等現象。 常見症狀: 1. 高血壓 2. 水腫 3. 尿蛋白 個案症狀: 1. 頭痛 2. 體重增加 3. 視力模糊(眼壓升高導致視網膜剝離) 4. 胎盤早期剝離 要特別注意的是,這些症狀的發生順序、嚴重程度因人而異。此外,若在懷孕期間有上述任一症狀,也不一定就是妊娠高血壓,應交由婦產科醫師診斷後才能確認,並針對個別情況安排後續的治療方式。

    並非每個孕婦在產期都會有妊娠高血壓的問題,但符合下列幾項特徵,則為高風險族群: 1. 初產婦 2. 家族史中曾發生妊娠高血壓者 3. 多胞胎 4. 葡萄胎 5. 孕婦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疾病,胎兒水腫、羊水過多、紅斑性狼瘡

    一般來說,醫生會視情況給予適當的降血壓藥物。若有癲癇症狀,除了降血壓的藥物以外,還需服用含有硫酸鎂的藥物,來預防癲癇(痙攣症狀)發作。 若要避免妊娠高血壓的情況持續,生產會是最好的方式,但這都要視醫師評估孕婦與胎兒的健康狀況而定。但若尚未符合適合生產的時機,則可按造下列基本的照護方式,來照顧、觀察患有妊娠高血壓的孕婦: 1. 早晚測量血壓,並作紀錄 2. 臥床休息,尤其以左側臥姿為主 3. 與醫師、專業人員討論,並安排適當的伸展運動 4. 建議一至二週產檢一次

    除了日常要特別在躺臥姿勢、血壓觀測上留意,飲食也需要有所調整。首先,均衡飲食之外,要攝取高蛋白飲食,並避免過多的鹽分攝取。 此外,根據馬偕紀念醫院官方醫學知識的介紹,孕婦的妊娠高血壓多數發生在第三孕期,由於胎盤因素而產生此症狀的機率較高,這時應改以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的飲食方式作為標準,且盡量以堅果類油脂、橄欖油取代肥肉、豬油作為脂肪的攝取來源比較合適。

  3. 2022年2月3日 · 第一:孕婦在懷孕前已患高血壓或糖尿病,或紅斑狼瘡這類免疫系統疾病;第二:有直系親屬的病史,例如媽媽或姐妹曾經患上妊娠高血壓;第三:首次懷孕時患上妊娠高血壓,第二胎再出現此病的風險會較高。

  4. 2010年3月31日 · 妊娠高血壓與高血壓是不同的病症,蘇棋楓醫師表示,妊娠高血壓的定義是懷孕至20週才會出現的高血壓,且生產結束約12週血壓就會恢復正常。至於妊娠高血壓形成的原因至今並未有確切的論述,只能推論幾個發生的可能因素:

  5. 若孕婦在懷孕前就患有高血壓 ,醫師會開立Methyldopa等藥物讓血壓保持在 150/100mmHg 以下。 如何控制血壓 為了預防妊娠高血壓,備孕中的女性或是已經懷孕的媽媽們可以參考下列方法:

  6. 2024年1月10日 · 王尚文醫師說明,懷孕期間必須定期測量血壓,一般而言,收縮壓大於140mmHg舒張壓大於90mmHg,可能存在高血壓的風險。 此外,若出現蛋白尿、頭痛、視覺異常、腹痛或噁心等症狀,應該立即尋求醫療協助。 可能是子癲前症的前兆,需要及時處理以降低危險。 妊娠高血壓及子癲前症不僅對孕婦本人造成風險,還有可能對胎兒產生嚴重的影響。 未經控制的子癲前症可能導致早產,增加新生兒低體重的風險。 此外,子癲前症也可能對母親的肝臟和腎臟造成損害,甚至危及生命。 妊娠高血壓及子癲前症的後果及長期影響. 王尚文醫師表示,妊娠高血壓及子癲前症的後果可持續影響產婦的健康。 研究顯示,曾經患有子癲前症的孕婦,15年後發生慢性高血壓的機率相當高,是常人的4~6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