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8日 · 武漢解封後,染疫死者家屬對當局的追責聲浪不斷,但卻遭到當局的嚴密監控,和打壓,致使很多人不敢對外講訴親人遭遇。

  2. 2020年5月5日 · 家屬的微信處於被監控狀態。 再難也要努力維權 雖然官方聲稱中國染疫死亡的人數只有四千多,但張先生認為,實際死亡人數可能永遠無法知曉。

  3. 2020年4月7日 · 武漢死者家屬則「一定要個說法」,直接責任人應該付出法律責任。 4月4日是傳統清明節,中共政府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 而民眾認為「沒有真相和 ...

  4. 16 小時前 · 趙庭給這個記者講述了金災難友頻繁自殺的情況,並推薦記者採訪了死者家屬 ... 輪功是什麼都不知道,我也是受了中共的蒙騙,跟著他們一幫 去 ...

    • 慰問喪親者的誤區
    • 從接納開始 以同理心關懷
    • 關懷病患的誤區
    • 視病人為主角 真誠聆聽和陪伴
    • 提出具體明確的協助

    不少人認為悲慟情緒一無是處,因此會勸喪親者要「看得開,放得下」。要他們別再留戀過去,儘早忘記亡者,趕緊回歸正常的生活軌道,以免萎靡不振。對喪子者安慰說:「孩子再生就有了,趕緊生一個吧!」對喪偶者說:「人死不能復生,你尚有雙親和幼子,往後的日子還很長遠,你要堅強點,就別再悲傷了!」還有人不是急於為其介紹新的對象,以填補空虛的生活,就是忙著代為安排旅遊或社交活動,好讓當事人早日從傷痛中走出來。

    陪伴者給予過多勸誡和不應該的禁令,會讓有些喪親者選擇獨自悲傷,或是強顏歡笑,假意應付他人的期望;甚至有人為自己貼上軟弱的標籤而否定自我。根據《愛家雜誌》2003年9月號,臺灣安寧照顧基金會專業講師蘇絢慧認為,只是單純地借重外界暫時轉移或替代真實的悲傷感受,是無法幫助當事人獲得真正的身心靈和諧。《療效對話》(Healing Conversation)一書提到哭泣是人體嘗試將情緒毒素排出體外的方式,而掉淚則是療傷的過程。悲傷治療大師沃登(William Worden)提出調適悲傷需要經過四個心路歷程:接受失落的事實,經歷悲傷的痛苦,適應逝者已矣的新環境,將情緒重新投注在新的關係上。所以說,喪親者需要先經過悼念亡者的歷程,在情感獲得適度的抒發後,然後才能從自身內在找尋力量,重整腳步再行出發。 沃登...

    當人們獲悉自己得到重大疾病,很害怕聽到任何評論。因此探視罹患重大疾病者時,並不適合提暗示、批評或論斷的話。像是西方諺語:「逆境會促使人更加堅強茁壯」。(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這似乎暗示對方碰到的是好事,而事實並非如此。或是說:「你不是很注重健康嗎?怎麼還會生病」,「你以前是不是……,所以現在才……」,「噯呀!你怎麼會遇上這種事,真慘」,「你這個還不算什麼,某某人更慘……」,或者給予忠告:「你要聽我的……我覺得你應該……」,否定他的感受說:「不要擔心,不會有事的」。也有人會對癌症患者說:「我能瞭解你的感受。」它似乎表達了同理心。但是,《預防》雜誌引述乳癌倖存者麥茹璧(Jenn McRobbie)的話說,即便是癌症患者彼此間也不會這樣...

    關懷病患可以這樣說:「我很遺憾這件事發生在你身上」,或是說:「聽到這個消息,我感到萬分難過,不知道該說些甚麼。」至於如何和病人進一步互動?臺灣疼痛照護網引述《臨終關懷》作者的話說,和病人聊天,沒有既定的規則可循,只能以當事人為主角。可以說:「我無法體會或想像你的感受,但是我真的很關心你。如果你想談談你的感受……或是你想談其它話題」。如果對方訴苦或怨天尤人,專家提醒說,要接納而不批判,把當事人的情緒視為正常反應。聆聽過程中可以回應:「你真的很辛苦,實在很不容易」,「難怪你會這麼難過」,「不只是你,換成是別人也會如此」。心理學研究發現,傾吐能強化個人的免疫系統,當把苦悶轉化為敘述,悲苦的情緒會暫時消散。如果病人不想說話,也不要勉強,拍拍肩膀、握手、擁抱,或是陪著對方流淚,都是體貼的舉措。

    親友處在悲傷時刻,往往沒有心思關注周遭事情,或是對自己真正的需要開不了口。因此設身處地去考量當事人的需要,提供實質的協助,有助於減輕他們的心裡負擔。 專家提醒可別只是單純地說:「如果有需要我出力的地方,別客氣儘管說。」肺癌病患葛拉絲(Jennifer Glass)對《預防》雜誌表示,這句好心的話反而成了她的困擾,她必須揣摩陪伴者能提供哪些支援,然後很不好意思地開口麻煩他人。最好的做法是,陪伴者明確地說出自己辦得到的事項,好比說:「下週一我幫你的家人準備晚餐,還是你覺得其它日子比較妥當」,「你有不能吃或不想吃的東西嗎?我煮些意大利麵當你今天的午餐,如何」,「我每天幫你接送小孩上下學,好嗎」,「我假日過來陪伴你的小孩,行嗎」。而幫忙代為購買基本日常用品或是陪伴患者到醫院覆診,也都是很實際的協助。...

  5. 2022年4月23日 · 上海死者家屬控訴:每個流程裡的人都是殺人犯. 上海當局為了清零,不管高齡陽性老人身體是否受得了,強行拉去方艙隔離,導致許多悲劇發生 ...

  6. 4 天前 · 另外有海外的港人認為,近年港人流散到各地,仍然舉行「六四」紀念活動,令國際反共情緒得到維持。. 海外港人組織「時代公民教育平台」周日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