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護理安老院:為身體機能衰退或殘障而又乏人照顧之65歲或以上長者提供綜合性院舍服務。 服務包括住宿、膳食、起居照顧、護理及復康等。 郭玉章夫人護理安老院( 葵涌 荔枝嶺路)

  2. 香港安老院問題,是指香港人口老化問題之下,社會對安老院需求增加,就安老院院舍質素及資助等各方面的問題,同時亦包括安老院操縱院友投票予親北京派候選人的問題。

  3. 聖若瑟安老院 (英語: St. Joseph's Home for the Aged ,又名 聖約瑟安老院 )為位於 香港 九龍 牛池灣 清水灣道 35號的一組建築群。 建築群現已空置,此前則是作為 安老院 之用,故有現名。 建築群現存之別墅、宿舍A及門樓於2010年2月4日確定為 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並獲擁有者 九龍建業有限公司 保留。 歷史 [ 編輯] 聖若瑟安老院建築群原名為「小梅村」,原為 廣東 富商 陳賡虞 的私人住宅。 法國天主教團體 安貧小姊妹會 在1923年到香港後籌備設立它們在香港首間安老院,適逢陳賡虞在1924年去世,安貧小姊妹會就在1926年向陳賡虞遺孀購入用地及建築,並設立安老院。

  4. 参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東華三院 (英語: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 T.W.G.Hs. / TWGHs )起源於1870年,是 香港 歷史最久遠及規模最大的 慈善機構 之一。 從一個在廟宇內小小的 中醫 診療亭開始,東華三院一直致力為大眾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包括 醫療 服務、 教育 服務及 社區 服務。 至2017年,東華三院在全香港設有超過300個服務單位,僱員人數逾一萬名,為全港市民提供涵蓋各層面的服務。 名字起源. 東華三院代表著東華三院三間最初的醫院,包括了 東華醫院 (1870年)、 廣華醫院 (1911年)及 東華東院 (1929年),這三間醫院都是由香港本地華人建立的。 於1931年,於三間醫院組成為東華三院。

  5. 老人院因為其服務內容,或市場定位的不同,也有其它名稱,如備有專門療養、護理服務的稱為護理安老院,簡稱護老院。 老人院有些是 非營利組織 、 慈善機構 ,也有不少是 商業 經營。

  6. 在新評級下,青松觀計劃在未來5年以1億元,分階段重建作為「青松安老院」的「乾安樓」、「晚晴樓」及「梅萼軒」,新安老院樓高5至6層,並提供療養和善終服務 [1]。

  7. 香港安老院問題 ,是指 香港人口老化 問題之下,社會對安老院需求增加,就安老院院舍質素及資助等各方面的問題,同時亦包括安老院操縱院友投票予 親北京派 候選人的問題。 院舍供應不足. 不少長者都未能等到資助院舍位置,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曾形容本港安老院舍供應「愈追愈落後」。 [1] 操控院友登記選民及投票. 於歷屆選舉,不少媒體都有報道指安老院疑成為種票基地,部分院友對於被登記為選民一事亦懵然不知。 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於 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前夕, 蘋果日報 , 立場新聞 及 信報 翻查選民登記冊,均發現安老院選民登記數字激增,其中在中西區西營盤選區,鄰近 中聯辦 的 均益大廈 二期有兩間安老院,合共有逾百個選民登記,兩安老院董事為 香港海南社團總會 副會長。 [2]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