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安老院 英文 相關

    廣告
  2. 網上平台為長者提供不同安老方案及介紹各項資助申請,助你更輕鬆照顧長者! 詳細解釋院舍的不同收費及雜費,揀選院舍輕鬆又安心!

搜尋結果

  1. 安老院 ,又叫 護老院 、 老人院 ,係為 老人家 提供住宿同日常起居照顧嘅地方,工作人員分為 社工 、 護士 、 醫生 、 義工 同助理員等。 老人院因為佢嘅服務內容,或市場定位嘅唔同,都有其它嘅名,例如備有專門療養、護理服務嘅叫做護理安老院,簡稱護老院。 老人院有啲係社區服務嘅機構。 有啲係非營利組織、慈善機構,亦有唔少係商業經營。 屬於3類 : 社會楔類. 老年. 社會.

  2. 榕光社 (Banyan Services Association)係 香港 一個非牟利長者服務組織,專為獨居長者提供照顧服務。 服務包括夕陽之友免費殮葬服務、免費派飯惠膳服務、贈醫施藥、中醫癌症義診等。 簡介. 榕光社前身係榕光社老人服務團,喺1989年創立,為當時喺慈雲山屋邨重建受影響嘅無依無靠獨居長者,提供各項所需服務,為長者間建立友誼同守望相助嘅精神。 榕光社一直全心全意向全香港嘅獨居無依長者提供多元化服務。 使命. 開心來.尊嚴活.安心去. 服務詳情. 夕陽之友計劃. 2008年創辦,目的係為獨居無依長者代辦身後事。 呢個計劃特別之一係全部由義工負責,義工喺接受長者申請之後,會定期探訪,建立友誼,直至百年歸老為安排跟佢哋意願同有尊嚴嘅喪禮。

  3. 安老事務委員會英文 : Elderly Commission )係 香港法定機構 之一,由第一任 行政長官 董建華 喺 1997年 成立,主要向 政府 提供建議,制訂全面嘅安老政策。. 安老事務委員會嘅主要工作包括就 老人 嘅 住屋 、 經濟 保障、 醫療 衞生 、 就業 等方面嘅有關事宜 ...

    • 架構
    • 歷任主教
    • 社會服務機構
    • 其他教省機構
    • 保育
    • 出面網頁

    教區同傳道地區

    Template:頁名轄下分三個教區同一個傳道地區。教區分別係: 重有傳道地區係: 1. 澳門傳道地區 香港聖公會東西九龍教區的範圍同而家立法會九龍東、新界東同九龍西、新界西選區分界並唔相同。教省喺整體上牧區、傳道區、中學、小學、幼稚園同社會服務機構,全部設置喺香港同澳門。

    總議會

    教省總議會由主教院、聖品院同平信徒院組成。成員來自香港島教區、東九龍教區、西九龍教區同澳門傳道地區。總議會之下,有唔同嘅委員會負責唔同聖工嘅地方。

    維多利亞教區

    維多利亞會督 1. 1. 施美夫會督(1849至1864年) 2. 2. 柯爾福會督(1867至1872年) 3. 3. 包爾騰會督(1874至1897年) 4. 4. 霍約瑟會督(1898至1906年) 以下係兼埋中華聖公會港粵/華南教區會督 1. 5. 倫義華會督(1907至1920年) 2. 6. 杜培義會督(1920至1932年) 3. 7. 何明華會督(1932至1967年) 3.1. 莫壽增會督(廣東會督)(1935至1943年) 3.2. 朱友漁會督(雲貴分區會督)(1940至1947年) 3.3. 侯利華會督(教區副會督)(1946年至1951年) 3.4. 慕容賢會督(廣東會督)(1940年至1950年) 聖公會港澳教區會督/主教 1. 7. 何明華會督(1951至1967年) 2. 8. 白約翰會督(1967至1981年) 3. 9. 鄺廣傑主教(1981至1998年)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主要負責香港聖公會嘅社會福利工作,服務範圍包括幼兒服務、青少年服務、家庭同輔導服務、智障同殘疾人士復康服務、社區發展服務、安老服務、培訓、顧問服務、成人教育等。另外,佢亦有以下會員機構。

    教聲

    教聲(Echo)係香港聖公會擁有同出版嘅中文同英文報紙,逢主日出版,報道香港聖公會、普世聖公宗同大公教會新聞,亦有副刊同專欄等,喺教省各教堂、學校、社服單位免費派發,歡迎教友奉獻。 現時可喺教省網站閱覽,並下載全份PDF檔案,另外自2016年4月24號第2094期起,亦可喺「issuu」瀏覽。教省秘書長管浩鳴法政牧師兼任督印人、總編輯係賀曾慶。

    宗教教育中心

    佢地喺1978年1月29號成立。早喺60年代加強發展教育事工,同時準備全面開拓宗教教育工作。 中心成立初期,主要以培育信徒為目標,出版《傳遞》季刊、製作影音教材、定期舉辦研討會同培訓活動。80年代初,出版《完美的人生》小學宗教課程,廣受學校重視同採用。其他出版包括《裝備-團契領袖手冊》、《聖公會中學詩集》、《聖公會中學禱文集》等。 90年代,中心漸具規模,培訓同出版工作亦日趨多元化,喺會督府嘅原址已喺1988至90年不敷應用。中心遂於1991至93年遷往深水埗,同時增設書刊資源服務處,擴闊服務層面。其後每年平均出版書籍30至40本,《同創新天地》中學宗教教育課程、《天父世界》幼稚園宗教教育課程亦相繼面世。除出版課程同信徒培育書刊外,本中心更致力開展兒童事工,出版一系列兒童圖書同喻道故事。 邁進廿一世紀,努力回應社會、學校、教會等唔同嘅需要,正策劃編寫生命教育課程、製作多媒體教材、更新信徒培育資源同提供適切嘅培訓課程。同時,他們正全力推廣生命教育同親子工作。並設門市、展銷、會員等服務,部分文章亦可喺網站閱讀。

    靜修院

    靜修院響香港長洲明暉路16號。佢喺2012年2月1號開。為香港聖公會聖品、同工、教友提供一個喺大自然環境中作靜修退省、與主契合嘅寧謐空間;亦為唔同宗派嘅同工同神學生開設臨床牧關教育(CPE)課程。

    2009年,聖公會宣佈斥資8億元保育中環建築群,當中下列四幢歷史建築將予以保留及復修: 1. 會督府:1848年起,而家係一級歷史建築。建築以花崗岩築成屋基,兩層樓高,單邊後方有三層樓高碉堡式八角塔樓,屬刁陀復興式風格。原本係主教居所同聖保羅書院最早期嘅校舍。打算保留作香港聖公會大主教寫字樓,內設博物館,拆除近年新設嘅窗口式冷氣機同樓梯,並為傷殘人士加設設施。自寫字樓搬走後,做教會嘅檔案館。 2. 聖保羅堂:1911年起,而家係一級歷史建築,屬哥德式風格。頂部建有尖長嘅塔樓,係中環早期為華人而設嘅基督教會。當時上層係禮拜堂,下層用作聖保羅書院課室。二戰時,教堂被徵用作日軍憲兵訓練學校。翻新後將全面對外開放。 3. 廣傑樓:1851年起,而家係二級歷史建築。原為本係聖保羅書院南翼,係書院最早期...

  4. 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 英文 : Grade III historic buildings in Hong Kong )係 香港 古物古蹟辦事處 評級嘅 香港歷史建築 嘅第三個級別,呢個級別嘅建築物,具有一定嘅價值,並適宜喺以某種形式將佢保存;如果保存唔到嘅話,可以考慮其他方法 [1] 。 港島區. 中西區. 灣仔區. 東區. 南區. 九龍區. 油尖旺區. 深水埗區. 九龍城區. 黃大仙區. 觀塘區. 新界區. 元朗區. 屯門區. 荃灣區. 葵青區. 沙田區. 大埔區. 北區. 西貢區. 離島區. 保育失敗. 註. ↑ 「 香港的文物建築 互聯網檔案館 嘅 歸檔 ,歸檔日期2015年12月27號,.」康樂文化事務署古物古蹟辦事處.

  5.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 ( 粵拼 英文: Alice Ho Miu Ling Nethersole Hospital ),簡稱那打素醫院,係香港 新界 大埔區一間公立基督教全科醫院,新院喺1997年開張,前身係1887年創辦嘅雅麗氏紀念醫院。

  6. 醫院管理局 - 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醫院管理局大樓嚮 九龍 亞皆老街 147B號. 醫院管理局 ( 英文 : Hospital Authority , HA ),簡稱 醫管局 ,係 香港 負責管 公立醫院 同 診所 嘅法定機構。 嚮 1990年 12月1號 根據《 香港法例 》第113章《醫院管理局條例》成立, 1991年 12月 正式接管醫院事務署下面全港公立醫院。 歷任主席. 鍾士元 爵士(1990年–1995年) 吳光正 (1995年–2000年) 羅嘉瑞 (2000年–2002年) 梁智鴻 (2002年–2004年) 胡定旭 (2004年–2013年) 梁智仁 (2013年–2019年) 范鴻齡 (2019年–而家) 出面網頁. 醫院管理局. 屬於1類 : 香港公營機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