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2年12月25日 · 2013 重新思考收納整理術,簡單做也能有效的分類法. 作者: Esor Huang 12月 25, 2012. 我最近在思考一個關於「 整理術、分類法 」的問題 ,出發點是從 Evernote 的筆記整理開始,但應該也可以進一步延伸為適合各種分類的基本方法。 例如電腦上工作檔案的資料夾分類,瀏覽器裡書籤的分類,或是自己家裡書櫃與書桌的整理,也包含自己房間物品的整理等等。 雖然說我自己其實很懶得做整理工夫,所以 斷捨離 的方法還滿適合我的,因為東西丟掉了就省去整理的時間,反而獲得更多時間專注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但是這裡不是要講斷捨離,而是面對那些確定要保留的東西時: 怎麼樣取得一種平衡的分類、整理方法, 可以花最少的時間,但卻足夠有效?

  2. 2016年12月3日 · 1. 提到對方的名字: 我喜歡在郵件標題提到對方的名字,你不一定要這樣做,因為寄信給對方當然就是要給他看啊! 但現在太多廣告信與群體信,我覺得這個「直接註明就只是給你看」的方法,可以增加對方開信率。 2. 寫上自己公司名稱: 雖然郵件列表中會有寄件者,但看到Esor這個人,不一定知道他是屬於電腦玩物這個公司,因此還是應該註明自己的公司,這可以表明自己來信的立場,並且讓對方感覺是正式的來信,這是建立信任感的第一步,同樣的我覺得也可以增加對方開信率。 3. 開門見山一句「動作句」說明來意:

  3. 2017年8月13日 · Nicky Case 的熱情與設計手法被世界看見,所以他的開源作品也常常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版本,其他也有台灣翻譯者將其製作成中文翻譯版,「信任的演化」就是其中之一。 這個遊戲從流行的「賽局理論」開始,先測試你和電腦的「忠誠與欺騙」賽局會造成什麼利益轉移結果,接著讓你模擬「選擇策略」可能造成的賽局轉變,最後擴大到整個社會的模型中, 怎麼樣的信任策略可以帶來社會正向的發展 。 這個遊戲巧妙之處在於,他透過讓你可以實際操控變數的自動運算模型,提醒我們:完全忠誠的老好人不一定有好下場,但完全欺騙的惡意也會毀壞自身,反而是抱著一點功利思考的選擇,讓群體可以朝向正面發展。 2. 我們變成我們所關注的東西.

  4. 2017年12月16日 · 失敗的魅力,刺激你勇敢探索的謎題藝術. 「 INSIDE 」雕琢的用心,除了表現在它的畫面、聲音和場景上,也表現在它非常成功的謎題設計上。 當然,近期解謎遊戲的神作,毋庸置疑的是「 The Witness 」,不過在引誘玩家「嘗試、思考、發現與冒險」的解謎過程設計上,「 INSIDE 」也展現了一樣的謎題藝術性。 一個好的謎題,是不需要文字說明、不需要事先解釋、不需要跑來跑去找機關、不需要準備鑰匙、不需要收集道具,而是 要讓玩家不害怕失敗,自己動手試試看,在試錯的過程中,就發現裡面的規則,於是有了腦力破解的成就感,這就是謎題的藝術 。 「 INSIDE 」同樣有這樣的藝術性,遊戲裡的主角非常容易死亡,遇到任何機關、謎題,一試錯幾乎就必死。

    • 封殺李佳芯1
    • 封殺李佳芯2
    • 封殺李佳芯3
    • 封殺李佳芯4
    • 封殺李佳芯5
  5. 2013年2月11日 · Dishonored Gameplay Trailer. Watch on. 在「 Dishonored 冤罪殺機」中,任務與劇情其實是基本上一致的,每一次你面對的是一樣的關卡難關,你要解救的是同樣一位公主,你會經歷的是同一個暗殺者的陰謀,但這款遊戲就是會想要讓你玩很多次。 因為「 Dishonored 冤罪殺機」的樂趣不在於後續會提供不同的成就滿足,而是直接就在「遊戲當下」呈現出新奇的變化。 這款遊戲設定主角不只可以動刀動槍,還具備了來自黑暗世界的超能力,這些超能力包含了夜視、時間暫緩、附身、瞬間移動、龍捲風、招喚鼠疫,以及像是跳得更高、無聲暗殺、腎上線素爆發等技能。

  6. 2020年3月16日 · 一,用一頁筆記,管理職場所有專案與雜事. 我會建立「一頁筆記( Page )」,就在這一頁筆記中,延伸多個層次,來管理所有職場上的事情。 為什麼所有職場上的事情,都從「一頁筆記」開始延伸管理,而不是一開始根據專案分成多頁筆記呢? 我的想法如下: 雖然職場上的專案、任務非常多, 但既然都是「同一個公司內」的工作,彼此也會有相關。 做為一個工作者來說,要安排的就是公司內「所有工作」的流程與時程, 所以應該統一管理,並且可以排程。 應該有一個自己在職場上的總目標 ,然後才延伸出各種專案、任務。 所以,我先在 Notion 建立一個[ New Page ],然後在這頁筆記中,把這個年度,職場上的 目標願景、關鍵成果 ,用簡單的筆記功能列舉出來。 二,不同類型專案,用不同資料庫管理.

  7. 2019年1月26日 · 小從郵件整理來看,在「 三步驟教學「一次完全整理好」爆炸的 Gmail 郵件 」這篇教學中,我提到如果能夠做一次「徹底清空收件匣」的動作,並且以後新郵件寄來,只要做好刪除、封存、排入待辦清單的動作,那麼收件匣就很難回到混亂的狀態,隨時都能輕鬆找到需要的郵件任務,整理起來也非常簡單輕鬆。 大從任務雜事的整理來看,我在「 連假後雜事大爆炸,試試 GTD 四個最簡單上手的無壓工作技術 」這篇文章也分享過,東處理一點、西處理一些,只會讓事情變得更加雜亂,也讓自己的大腦壓力不斷增加,只覺得事情永遠做不完,並且不知道現在該做什麼事情。 但是關鍵並非事情大爆炸,而是我們沒有用簡單、無壓的方法來好好管理他們:「清空大腦、排入流程、列出清單、拆解行動 」,其實也就是一次節慶式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