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基督教香港崇真會簡介2023. 活動預告. There are no upcoming events. View Calendar.

    • 傳道部

      崇真會的單位中舉行福音聚會 過去我們各堂教牧同工組成福 ...

    • 教育部

      設立「崇真會傑出中學生選舉」。由各校校內評選一位「崇真 ...

    • 青年部

      2007年8月,總青為配合崇真會一百六十周年的主題「崇尚真理 ...

    • 婦女部

      」感謝主使用崇真會婦女部,經歷六十年的歲月,為此獻上無 ...

    • 聖樂部

      崇真會聯合管弦樂團: 聖樂部屬下樂團之一,是為出席「崇真 ...

    • 差傳部

      • 出版崇真Mission雙月刊 內容包括本會 宣教士的近況 ...

    • 出版小組

      在出版方面、感謝上主恩典,我們一共出版了十二本書,當中 ...

    • 長者福音事工

      崇真會的福音事工,是我們整個崇真會共同服侍,需要各堂會 ...

  2. 5-5-2024 「High Five 前行」籌款嘉年華 30-4-2024 福康頤樂天地 中心通訊 26-4-2024 沙田綜合服務中心 活動季刊 28-3-2024 福禧頤樂天地 活動時間表 8-2-2024 TTM Link(真心) 6-2-2024 2022-23年度 社會服務部年報 31-1-2024 長者服務刊物-護老情

  3. 自1952年獨立自今香港崇真會貫徹其最初成立之宗旨透過教會事工教育事業及社會服務的基礎上著力建立天國事工隨著香港急速的本土化和都市化本會亦由服事客家人的群體擴展至其他不同的群體成為一個本土化的基督教會。 隨著中國改革及開放的政策, 本會重新與內地前崇真會背景的堂會聯繫設立基金協助其復修教堂及組團訪問與內地的信徒建立相互的交流和支持。 展望未來,本會將仍努力緊貼香港人生活的脈搏,透過教會事工及多元化之社會服務傳揚福音;並構思發展較全面之差傳事工 (現時本會直接於財政上支持三位海外宣教士),延續巴色傳道會來華傳道之異象及精神。

  4. 崇真會前身為巴色會. (客家教會) 創立於1847年。 巴色傳道會 (或稱巴色差會, Basel Mission) 是由德國及瑞士教會所組成,故本會之神學傳統及教會體制同時存有信義宗及改革宗背景。 1847年,巴色傳道會差派韓山明牧師 (Rev. Theodore Hamberg) 及黎力基牧師 (Rev. Rudolph Lechler)二人來華傳教,巴色會早期以客家人群體為宣教對象,以香港為基地,向華南地區的城市及村落宣講福音,建立教會,並開辦醫院及學校。 經過多年努力,巴色會在華南地區逐漸擴展,信徒數目與日俱增。 崇真總會亦於1924年宣告成立 (取其「崇拜真神,崇尚真道」之意義),代替以往巴色會的體系。 香港區會早於1929年已實行全區自立,惟仍隸屬崇真總會。

  5. 其他人也問了

  6. 基督教香港崇真會 (英語: Tsung Tsin Mission of Hong Kong )創立於1847年,由 德 、 瑞 、 法 交界之差會 巴色傳道會 於1846年差派的 瑞典 傳教士 韓山明 牧師( Theodore Hamberg (英语:Theodore Hamberg) )及 德國 傳教士 黎力基 牧師(Rev. Rudolph Lechler)創立。 歷史. 2006年經翻新後的崇謙堂舊堂,已改名為崇謙堂崇謙樓. 1838年巴色會的 印度 傳教士克魯基堡(C. Krückeberg)到 澳門 養病,期間遇到 郭士立 ,對其在 中國 宣教的工作甚感興趣,因而提議巴色會也派遣傳教士到中國。

  7. 香港繁體. 工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督教香港崇真會會徽. 基督教香港崇真會 (英語: Tsung Tsin Mission of Hong Kong )創立於1847年,由 德 、 瑞 、 法 交界之差會 巴色傳道會 於1846年差派的 瑞典 傳教士 韓山明 牧師( Theodore Hamberg (英語:Theodore Hamberg) )及 德國 傳教士 黎力基 牧師(Rev. Rudolph Lechler)創立。 歷史 [ 編輯] 2006年經翻新後的崇謙堂舊堂,已改名為崇謙堂崇謙樓. 1838年巴色會的 印度 傳教士克魯基堡(C. Krückeberg)到 澳門 養病,期間遇到 郭士立 ,對其在 中國 宣教的工作甚感興趣,因而提議巴色會也派遣傳教士到中國。

  8. 機構簡介 - 基督教香港崇真會社會服務部. 社會服務部. 本機構於1960年成立本著基督的博愛精神致力服務社會各階層人士服務發展源自早期教會的救濟及慈善工作及後發展為回應社會需要之多元化社會服務現時提供的服務包括安老服務綜合青少年服務學校社會工作家庭服務輔導服務幼兒學校學前康復服務臨床心理服務教育心理服務及社會企業。 服務的推行祈能幫助受眾解決困難、啟發潛能、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培養健全品格、發揮自助及互助精神,更期望藉此分享基督的愛和恩典! 現有服務簡介. 安 老 院 舍. 位於大埔廣福邨的廣福頤養院提供一百個持續照顧宿位,為六十五歲或以上、身體機能中度至嚴重受損的長者提供全人照顧,包括住宿、護理、復康、輔導、膳食、起居照顧及靈性服務,使長者可以安享晚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