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2日 · 你是想在短時間內賺取穩定的回報或是想長線投資同時又得到人生保障了解投保背後的目標可以讓自己更清楚所需要的儲蓄產品儲蓄保險大致可以被分為投資為主以及保障為主兩類一般以投資為主的產品有儲蓄壽險帶有保證入息的壽險計劃年金計劃及萬用壽險而保障為主的儲蓄產品主要有人壽保險及危疾保險。 若果你想短期內賺取穩定的回報,你可以考慮性質與定期存款相近的儲蓄壽險,一般保單期為15年以下。 這種計劃利用時間滾存保證現金(保費),讓你在保單期滿時賺取期滿利益,是一種比較保守和穩定的產品。 如果想在短期內賺取即時流動現金,你可以考慮購買帶有保證入息的壽險計劃,其性質與債劵較相近,在保單期開始後定期派發有利息的保證現金儲備,但保單繳付期則比短期儲蓄計劃長,為5年或10年以上不等。

  2. 2023年3月13日 · 儲蓄理財無分季節時限可是坊間的儲蓄保險產品五花八門有些一體化的產品更能為你達成兩至 3 項的個人或家庭目標退休儲蓄人壽儲蓄子女升學儲蓄)。. 1. 儲蓄壽險 2. 帶有保證入息的壽險計劃 3. 年金計劃 4. 萬用壽險. 不同產品有不同的供 ...

    • 流動性低。儲蓄保不像定期儲蓄或活期儲蓄,投入的資金並不能隨意提取調動,而 早期退保甚至會引致大額虧損。除非投入的資金,毋須在未來幾年甚至十幾年需要動用,否則有意投購儲蓄保險的朋友應注意流動性問題和提早退保的潛在損失。
    • 紅利實現率。儲蓄保險當中的回報,一般分為 保證及非保證 部分,而非保證部分的分紅在現實中,往往跟最初投保的建議書有所出入,這個兌現比率的專有名詞為「紅利實現率」(又稱「分紅實現率」)。
    • 調整彈性低。非整付類的儲蓄保險,在供款期內,一般都不能調整供款額,無論是加大或減少。如果想短暫加大供款,往往只能另外投保新的儲蓄保單;如果想減少供款,或需要透過部分退保來達成,除了有機會引致本金的損失外,將來亦不能回復當初的供款額。
    • 長期供款。非整付類的儲蓄保險,供款期一般由5年至20年不等,而這段時間自己的理財需要和收入,或會出現不能預料的變化。如上文所述,儲蓄保單的調整彈性較低,無論是減少供款,抑或是暫時停止供款,都有機會引致本金的損失。
  3. 2020年8月5日 · 2024-05-21. 年金是什麼年金是一種在特定時期內亦可以為終身),定期而持續地派發現金的理財工具由於其穩定派發現金的特質年金在退休規劃中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除了金融機構發行的年金產品外香港政府亦有推出公共年金香港年金計劃」,為公眾提供非常穩定而可靠的年金選擇除此以外倘若持有物業而又沒有需要傳承給下一代逆按揭安老按揭亦是一個可行的年金選項。 不同的年金分類. 可扣稅 vs 不可扣稅. 提取時間分類. 入息時間分類. 公共年金與延期年金有何分別? 年金扣稅上限有幾多? 納稅人就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 (QDAP) 中的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或於強積金計劃下作出的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均可享有扣稅優惠,扣除額每年上限為 $6萬。

  4. 2021年12月15日 · Bowtie 定期人壽保險可說是市面上「最純」的人壽保險:保障最簡單,條款最簡單,保費最容易比較,無捆綁式,真正做到每月用者自付,是一隻結構最簡單,最透明,最純的人壽保險. 延伸閱讀. 儲蓄人壽保險保費保障額及累積紅利參考. 終身人壽保險. 😍保證現金價值:退保時,保險公司必然發還的金額。 🤔 非保證現金價值:預期會發放的現金價值,但非保證額外的部份不一定會派,特別是遇上重大金融危機時,或者長期低息,保險公司是可以降低,或者甚至不分派。 延伸閱讀. 定期壽險 VS 終身壽險. 我需要多少人壽保額? 試下自己可唔可以通過核保! (通過核保就買到 Bowtie 人壽保! *新客戶是指該保單受保人在申請新保單時從未持有同款 Bowtie 產品或成為同款 Bowtie 產品保單下的受保人。

  5. 2020年4月15日 · 視乎不同的儲蓄目標計劃年期可長可短一般最短為5年最長可以終身通常儲蓄保險都沒有保費假期」,亦即是投保人不能在供款期內暫停供款即使部分計劃有保費假期選項都不建議隨便行使因為可能會嚴重影響回報

  6. 2024年3月13日 · 2024-03-13. 2024-04-17. 儲蓄保險 = 純保障 + 分紅保單概念. 坊間的儲蓄保險一般包括 終身人壽保險 及 終身危疾保險 ,含有儲蓄成分。 對保險中介(Agent與Broker)來說,有儲蓄成分的保險佣金較高,而且保額有一定彈性,是衝 MDRT 的好工具。 而保險公司願意付出較高的佣金,背後當然「計好晒數」。 不論是終身人壽保險還是終身危疾保險,你的保費除了用作支付你的保障外,保險公司還會將餘下部分用於投資,瓜分你的回報。 鑒於此終身保險可以「供斷」,保險公司在計數時涉及大量假設,包括投資回報、經濟狀況、理賠情況、退保率等。 不少Agent、經紀喜歡於Social Media強調保險產品投資回報高,但他們,當中包括保證回報和非保證紅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