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29日 · 《世說新語》載西晉張翰性格放縱不羈,他做官時因見秋風起,思念故鄉的食物菰菜羹和鱸魚膾,於是辭官還鄉。 他說:「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

  2. 2014年11月28日 · 什麼是取材? 有了好的立意,就要選擇恰當的材料。 良好的取材,多能從日常生活出發,再延伸境界,達到昇華作用。 比如說,記事,夠深刻的話,必能帶出一些關於人生、社會的啟示和感悟;甚至推己及人,發揮同理心,誠盼人人如此,社會便能返璞歸真。 細心審題,可確立取材的範圍,讓選取材料不偏離題旨。 例如: ?人物:用什麼人稱入文? 說自己的事還是別人的事? 是個人還是團體? ?時間:早? 午? 晚? 過去還是將來? 是一段時間還是一瞬間? ?地點:什麼地方? 書店不同圖書館,電車不同地鐵。 ?事件:一件事,還是兩三件? 舉正面事件還是負面事件? 有了材料之後,哪部分詳寫?

  3. 2016年11月18日 · 1. 乾隆問扈從船隻駛往的目的地,扈從則以船隻出航的目的回應。 (答案:正確,2分) 2. 乾隆對扈從的回答點頭稱善,因為他認同人們奔走追求,只為了名利。 (答案:正確,2分) 3. 文章以乾隆和扈從的對答引入,作用在點明本文論旨。 (答案:錯誤,2分)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5年10月2日 · 作者簡介﹕第三屆中學文憑試考生,中文、中國文學、中史考獲5**成績,現就讀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二年級,熱愛閱讀、寫作,深信真誠乃寫作之本。 加拿大多倫多明報新聞網.

  6. 2020年1月17日 · 根據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的其中一段。 以下哪一項最能概括整段文字的特色? 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 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覺而起,起而歸。 A. 音韻鏗鏘. B. 文氣磅礴. C. 對仗工整. D. 駢散交錯. 應試思維直播︰. (1) 此題4個選項看似旗鼓相當,一定很多人答錯,我更一定要拿下這兩分。 (2) 初看是C,段中不乏對仗工整的句子,所謂對仗,就是字數相同,詞性相對。 例如「入深林,窮迴溪」。 (3) 真的是C嗎? 如此正路? 這樣益我? 想一想,陷阱出來了。

  7. 2021年4月27日 · 【明報專訊】 關鍵概念說明. 「讀書」一詞應與「學習」有密切的關係。 「讀書」泛指涉及學習的活動,可以理解為在學校學習,或從書本學習知識;也可以指為取得證書或資歷的學習過程;也可理解為閱讀一本書籍。 學生示範 林蕙芝 (旅港開平商會中學‧2019文憑試考生,中國語文科卷二成績5**,中文全科總成績5*) 題目. 俗語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也有人說「讀書無用」。 試寫作文章一篇,談談你對「讀書無用」的看法。 有人認為讀書是一切文化的根源,也有人認同當年毛主席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宣言——「讀書無用,愈讀愈蠢」。 雖說這是一段大家不大想回望的歷史,讀書會否令人變得愚笨也教人生疑,但「讀書無用」也不是完全不可取的。 讀書是否有用,很視乎你的志向,你對讀書一詞的詮釋,及你看讀書這事的層面和角度。

  8. 2017年5月14日 · 17歲在嘉諾撒聖瑪利書院讀中五的蕭樂林,亦為今年傑出學生。 童年時因弟弟患小耳症,他第一次看到父親的眼淚,令樂林立志成為別人快樂的源頭,當弟弟慢慢長大,問及為何自己耳朵特別小,左耳更聽不到聲音,做聆聽練習感到困難。 樂林會對弟弟說,他的耳朵被天使親了一下,又教弟弟主動向教師要求坐近點。 在滑冰及音樂方面獲得不俗成績的樂林表示,笑是一種力量,有時自己對鏡子笑一笑,就會有動力走下去,更憑社會服務取得獎學金。 另一得獎者是拔萃男書院11年級的林暉 ,曾獲華盛頓國際音樂節金獎,原來他在10歲時曾患上免疫系統急病,被醫生救活過來,決意從醫,希望把音樂帶進醫院內,跟病人分享。 有份評選的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表示,評審時不會只着重學生的學業成績,寄望這批傑出學生懂得分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