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7年9月12日 · 「從學生開始,已覺人生無常。 大三那年,看見一名40多歲工程師,從沒吸煙,從沒接觸石棉,卻患上肺癌。 曾有一名27歲男教師,我看他的X光照片,發現兩邊肝也生cancer ,於是問教授為何仍要做手術,因為醫學上解釋,兩邊肝生cancer代表擴散嚴重,手術也未必有用。 教授說,他很年輕,給他一個機會。 「一個人去到七、八十歲,經常入院,又試過幾次心臟停頓,死似乎是最終結局。 這些不會令我感觸。 但試過要為剛去世的人寫死亡證明書,才發現那是一位嬰兒,真的很大感觸,但對於兒科的醫護,正常來說看得多會麻木。 不過羅智峰認為,最慘的是生不如死,「有個女人入院,她一開始只是傷風,卻感冒菌入頸椎,之後四肢癱瘓,大小便失禁,只能郁動頭部,她日日哭。 那女人不過30多歲。 身歷沙士 學懂珍惜.

  2. 2020年6月30日 · 【紅查館】 張達明抗癌成功積極人生 - 香港文匯報. 2020-06-30. 查小欣. 張達明的人生由9年前患上癌症開始發生了巨變2011年張達明在排練舞台劇時突然出現耳鳴鼻塞及流鼻血症狀到醫院檢查後被確診為鼻咽癌三期當時他只告訴太太一人沒告知其他人敬業的他明白The show must go on」,堅持演出,於舞台劇公演期間不時流鼻血,要經常急到後台將鼻血抹去。 他與癌魔搏鬥長達5年,一場大病令他失去很多。 重病、離婚、財困,經歷人生最痛,由天堂跌落地獄,令他曾有一剎那想尋死,但想到一對子女才打消念頭。 為全力抗癌,張達明被迫全面停工,治療期間,太太不離不棄支持他抗癌,陪伴左右。 本身是臨床心理學家的太太何念慈,不單獨力支撐整個家,並要照顧一對子女及四出尋醫問藥。

  3. 2015年4月20日 ·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葉佩妍)「頸梗膊痛」是都市人常見的健康問題,惟一旦持續不適,則有可能患上各種急性或慢性的肩關節病症。 其中一種常見的肩關節病症為凍結肩(俗稱五十肩),患者會出現關節僵硬及疼痛,影響日常生活。 然而,若接受非手術治療後仍未能改善,患者可接受肩關節內窺鏡日間手術,比傳統的手術傷口較小,而且癒合過程更快。 明愛醫院骨科及創傷科副顧問醫生趙名宇表示,五十肩屬於慢性肩關節疾病,40歲至50歲的女性較易受影響。 趙名宇指,五十肩是由於關節囊攣縮,所以令患者出現關節僵硬及疼痛。 而其病因,趙名宇則稱可分為原發性、次發性 (即有肩部外傷或開刀的病史)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癲癇症等疾病有關。

  4. 2020年8月31日 · 私家醫生張子敬剛結婚不久但他指疫情令其婚禮的籌備工作波折重重,「我與太太原本想旅行結婚但第二波疫情下不能到外地於是決定留港舉行婚禮但又遇上第三波疫情場地要關閉最終要臨急臨忙改在愉景灣教堂舉行婚禮但場地可以容納的人數大減很多原本有邀請的朋友最終都不能出席。 團結抗疫助社會復正常. 張子敬指,相信很多香港市民與他一樣,因為疫情而令生活有諸如此類的計劃受影響,「所以現在我們應該更加團結一致,齊心抗疫,社會才有機會回復正常運作。 」他作為醫生更有責任在最前線出一分力參與抗疫工作,所以決定請假騰出時間協助「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採樣,「我也有間中在公立醫院急症室做兼職,自己和家人一定也會擔心有受感染風險,但這個時間才最需要醫生,如果因為擔心就不做的話,咁我要諗自己是否仍適合做醫生。

  5. 2021年5月7日 · 2021-05-07. 張文智教授介紹磁力可控延長鈦棒治療過程。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若溪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道香港大學於2009年底全球首次引入磁力可控延長鈦棒」。 此次手術主刀的張文智教授就是當年全球首例磁力可控延長鈦棒手術的主刀醫生對這款新器械經驗豐富12年來曾先後為70餘名港澳及境外患兒成功完成手術,「這個手術對手術資質的授權准入及質量控制有一定的要求目前香港有3名醫生可以主刀國內還沒有這方面的經驗。 所以我們的計劃是,在由我到深圳做這個手術的同時,積極培訓這裏的醫生,目的是希望將來全國其他的醫生都可以做到這樣的手術。 作為香港骨科臨床領域的帶頭人和領軍者,張文智教授與核心成員組成的脊柱性病變治療團隊創造了多個全球第一。

  6. 2018年8月24日 · 岳悅 攝. 他是血液及腫瘤科的權威,是首位華人骨髓庫和香港血癌基金的發起人,亦是一名醫學專欄作者。 從行醫、籌款到寫作,梁憲孫醫生以各種方式,幫助癌症患者與病魔鬥爭,亦幫助市民了解深奧的醫學知識。 他說在人生每個階段,擔任不同的角色,亦會有不同的思想:十幾二十歲時,是充實自己、吸收知識;三十多歲時,投入工作和研究;之後隨着年紀增長,人際網絡變得豐富,做慈善便事半功倍,亦開始提攜後輩。 而這些年始終不變的,是一顆堅持為他人帶來幫助及正能量的醫者仁心。 凡事都向好處想. 對於血癌患者而言,積極、不放棄的心態尤為重要。 在治療過程中,梁憲孫會為病人帶去正面的訊息,他會告訴患者現時有許多有效的治療方式,癌症已不再是不治之症,其實是可以控制、甚至根治的。

  7. 2021年5月24日 · 張建宗昨日發表網誌指出公營醫療醫生人手短缺嚴重醫管局和 生署於去年欠缺共710名專科醫生和準專科醫生一些需求極殷切的專科例如內科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