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15日 · 我們都忘了怎麼快樂,拚了命拉扯自己的人生,拋掉了善良、勇氣和夢想。 讓我們跟書中的孩子上一節人生課,關機再重新開機,回歸最純粹的自己。 內文摘錄

  2. 2024年1月9日 · 如何作結與昇華立意? 「首十分鐘很左右你整篇文章。 於我而言,那十分鐘內所想到的點子便是接下來一個多小時詳寫的細節,只不過放大去寫。

  3. 2021年1月15日 · 我們都忘了怎麼快樂,拚了命拉扯自己的人生,拋掉了善良、勇氣和夢想。 讓我們跟書中的孩子上一節人生課,關機再重新開機,回歸最純粹的自己。

  4. 2024年1月26日 · 台灣作家湯舒雯的散文寫得非常好,她在年前於《聯合文學》有個專欄叫做「反童年」,其中一篇〈裸奔〉就有寫到這種童年記憶的不確定性︰. 不知是否因為童年記憶總是這種破壞性的隨機排列,搬離以後,成長期間當我知道台北還有另一個紀念堂後,就時常將國父紀念館錯記成中正紀念堂。 令人費解的是,那錯記往往還不只是口誤的層次。 這兩棟紀念堂在我腦海中的錯置毫無根據、卻莫名深遠,有時都要令我悚然︰. …… 對於記憶的這種無中生有,我無從解釋,亦無法否認。 為此,就在寫作這篇專欄的當下,我還打一個電話給母親: 「是國父紀念館,不是中正紀念堂。 沒錯吧? 「是啊,國父紀念館。 那時只要過個街就到啦。 怎麼了嗎? 「沒事,正在寫篇文章,想確定一下。

  5. 2023年2月10日 · 她已經焦頭爛額的忙了一天,總算把年關過了,這時根本沒想到自己,否則連走下去的勇氣和力氣都沒有。 後來生意結束,這個習慣母親仍改不掉,雖然沒計較擺甚麼花,但過年總得有一盆花。

  6. 2016年5月11日 · 余鳳芝 (成年版本由楊千嬅飾)畢業後投身職場,與好友彭盛華 (成年版本由林海峰飾)結婚,帶着夢想成為社會其中一塊「齒輪」。 年少輕狂的銳氣、青春歲月的任性,被時間磨蝕,於一重重濕氣中漸漸生鏽變樣,一如14歲少女黃淑蔓所唱的主題曲《差一點我們會飛》開首所問:「你笑容/早應已逝去/當初的冲天志/有沒有踐踏碎」。 即使我們「求時間變慢/不想迫於成長」,她樂觀地唱「青春怎會零創傷」。 踏入社會以前,我們衝動、任性,迷惘,但也叛逆、不願只聽從成人指示,容許犯錯是社會對我們最大的寬恕。 可是成長也不應如此理所當然,為了成為男人/女人,便將心中的男孩/女孩完全殺掉。 當天那一甩,把余鳳芝與蘇博文隔開。 18歲的蘇博文偶然發現自己色盲,做不了飛機師,卻在英國留學時駕着小型飛機,衝出雲霧,圓夢

  7. 2017年9月15日 · 據說她原來是大戶人家,嫁給一位將軍,過著挺不錯的生活,但後來卻愛上一個小警察。 和警察私奔的她,開始過起十分悲慘的生活。 (第6段)兩個人從南部躲到北部,託朋友幫忙,小警察才到育幼院去當臨時工友,但做沒幾年的,卻發現自己得了帕金森氏症。 (第7段)我印象中的陶伯伯,永遠躺在床上,全身發著抖顫。 童年每次跟陶媽媽回家,我都會盡量不進陶伯伯的房間,深怕看到那雙哀傷的眼神。 (第8段)也許因為陶媽媽長年心情不佳,因此做菜時總是蹙著眉,一臉心事重重,再加上她工作繁重,又要顧我家,又要顧陶伯伯及孩子,因此她做起菜來總快手快腳,匆匆忙忙。 有時,我放學回家,晚飯已經擺在桌上,用一個紗布網蓋著防蒼蠅,而陶媽媽早已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