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5日 · 1.現時全球年輕人患癌症的情况是怎樣? 根據國際和歐洲組織的定義,若在15至39歲不幸患上癌症,便屬於「年輕癌症患者」。 而監察流行病SEER資料庫在2019年統計,全球約有120萬年輕癌症新症個案,佔全球新症個案5%。 在過去40年間,年輕人癌症的發生率增加了30%。 2.年輕人多患什麼類型的癌症? 約九成年輕人患癌症的種類為白血病、淋巴、肌肉腫瘤、黑色素瘤、乳癌、子宮頸癌、睾丸、大腸癌和腦;另外,甲狀腺和胃癌在年輕人中也較為常見。 3.年輕人患癌症,跟年長患者有什麼分別? 根據資料統計,年輕癌症患者的生存比例和年長患者沒有太大分別。 不過由於他們比較年輕,要特別注意他們的身心靈健康發展,尤其是青少年正在發育時期和求學階段,需要家人和社會的支持,都比成年人有所不同。

  2. 2023年12月2日 · 明報專訊作為治療癌症的放射治療技術質子治療與傳統光子放射治療在殺死癌細胞方面無太大差別最大差異在於傳統放射治療的放射能量會穿透腫瘤組織傷害腫瘤後方的正常組織相反質子治療精準度高能如標靶導彈般鎖定目標腫瘤在穿越

  3. 2024年2月26日 · 研究團隊早前為6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復發病童使用精準治療透過抽取病童骨髓培養血癌細胞作藥物篩查檢視哪種標靶藥對該童療效最佳。 化驗報告3天內出爐,讓醫生參考用藥,提高治癒機率。 較基因排序便宜 有望普及. 梁稱雖然該6名兒童延長存活期,惟已多次復發,最終難逃死亡厄運。 他稱正展開下階段研究,今年起所有白血病童可在兒童醫院接受精準治療藥物篩查,同時接受化療,並安排他們化療約個半月後抽骨髓化驗,倘發現化療無效,便可立即按篩查結果做標靶治療,及早用藥,「會否一個小朋友都不會死於白血病? 這是我們的心願」。 梁說精準治療尚處於臨牀研究階段,收集更多數據後會向醫管局申請成為恆常服務;每次檢測成本約2000至3000元,較基因排序便宜,有望普及。

  4. 2021年12月7日 · 本學年末離任港大醫學院院長的梁卓偉表示此為首間癌症支援及研究中心填補本港現時癌症服務空缺梁卓偉明年轉職賽馬會的消息公布後今日首次見傳媒他在合照後離開未有回應傳媒提問港大醫學院獲賽馬會撥款13億元支持癌症服務其中包括成立香港大學賽馬會癌症綜合關護中心2018年至今已服務逾1.3萬名患者。 相關字詞﹕ 港大 賽馬會 香港大學賽馬會癌症綜合關護中心 癌症支援及研究中心 癌症復康診所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5. 2023年12月8日 · 香港防癌會調查發現,癌症患者及照顧者於確診後首3個月平均接收90項癌症相關資訊,當中65項非來自醫護或醫療機構;有八成人未能判斷網上資訊是否真確,另有37%病人採用親友或網上提供的建議後感不適。 防癌會認為網上資訊眾多,提醒市民應提高警覺及先諮詢醫護,親友在轉發資訊前亦應核實真偽,以免「好心做壞事」。 防癌會今年9月6日至上月11日做癌症患者及照顧者健康素養調查,訪問共236名癌症患者及照顧者。 調查顯示,受訪者每次見公院腫瘤科醫生時間平均13分鐘,私院則平均24分鐘;逾五成人稱因與醫生會面時間不足,無法解答疑難,當中77%人會轉到網上找資料。 八成人難辨真偽. 37%採納後不適.

  6. 2024年5月23日 · 楊嘉驃去年10月於社交平台發文表示自己患上末期癌症抗癌超過1年決定捐贈80萬元予香港兒童癌病基金並勉勵患癌小朋友請你一定一定要相信自己會康復」。

  7. 2024年3月18日 · 這療程的最大風險是,當電療和免疫治療在短時間內並用,電療雖能夠激發免疫治療產生協同效用,但最怕是免疫系統過激引發肺炎,嚴重甚至致命。 因病人本身走路會氣喘,所以在治療期間配合中藥益氣補肺;另外他的處方中也經常看到白花蛇舌草,病人問是否用於抗? 白花蛇舌草主要用來清熱解毒,減低肺火,希望減少引發嚴重肺炎的風險,並不是用來抗。 由於這個西醫治療方案功效顯著,最擔心只是嚴重副作用,所以在接受免疫治療期間,中藥方不需要用太多抗藥物,只集中補氣清熱,相得益彰。 以上例子可見,了解到新的西藥抗治療,反過來可以指導中藥用藥的方針。 臨牀試驗不足. 阻礙中醫藥發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