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4日 · 油尖區執法人員於本年3月至4月期間接獲多名市民報案指有詐騙集團透過網上銷售平台誘騙賣家攜同名牌貨物例如手錶或手袋到店舖交易期間騙徒偽裝成網站職員聲稱要帶走貨物進行鑑定其後連人帶貨逃去無蹤案件共涉及7名受害人損失貨物金額共約140萬港元最大案件損失為一隻24萬元手錶。 人員展開調查及分析,發現詐騙集團會以日租方式,租用高端購物中心或甲級寫字樓的共享辦公室。 騙徒會選擇人流暢旺及現場四通八達的地點犯案,從而大執法人員追查的難度。 騙徒會以名牌包裝盒及高仿名錶、首飾及大量偽鈔等物品,將犯案地點布置成收購名牌物品的店舖,以博取受害人的信任。 騙徒會以真實海外珠寶店名稱,製作虛假名片及網站,來租用辦公室及接觸受害人。 騙徒在網上買賣平台接獨受害人,並以高價方式吸引賣家到店舖交易。

  2. 2024年5月21日 · 南通市通州灣示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上周六18日發通報表示已協助收購商查找涉事農戶妥善處理該名張姓批發商上周五17日發片稱當日跟老鄉一起去鄉下種植戶手中進貨把一袋蠶豆拿到市場時發現裏面竟藏有6塊約6公斤重磚頭

  3. 2023年2月23日 · 今午(23日)12時48分一名姓翁女子在銅鑼灣時代廣場對開報案稱自己被人搶去手袋執法人員到場尋獲事主及另一名女子遂向二人了解事件原委據悉翁女早前在網上社交平台向一名女賣家以7,000港元購入一個名牌手袋惟事後懷疑手袋為冒牌貨

  4. 2017年7月17日 · 不少賣家在網上社區市集售賣侵權手袋。 (羅錦鴻攝) 1/2. 「難分真與假人面多險詐」,這句歌詞概括網上購物的風險本報記者向多個賣家網上平台查詢冒牌手袋詳情他們均承認並非真品。 部分賣家指「有錢都未必會買真嘢,萬幾、二萬蚊真係唔值」、「用咗又無人知」;部分人更會將用過的高仿手袋出售,賺取金錢後再買其他冒牌袋。 亦有賣家指擁有真貨及假貨,而他售賣的侵權手袋為「超A貨」,所用質料、顏色及手感與真貨無異,更「賣花讚花香」指價錢比深圳貨更便宜,「孭出街」難以分辨是否假貨。

  5. 2022年6月6日 · Tweet. 九龍城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案件警方於6月1日接獲一名23歲女子報案指有買家相約她當日在港鐵奧運站見面交收其在網上購物平台出售的手袋售價約12萬港元買家以支票付款惟受害人發現支票未能兌現懷疑受騙其後買家同日再相約受害人到港鐵灣仔站交收另一個手袋受害人於是報案。 警員到場經調查後,拘捕該名姓李 (19歲)本地男子,涉嫌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 他已獲准保釋候查,須於7月上旬向警方報到。 案件交由九龍城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行動仍在進行中,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警方呼籲市民在網上購物時應提高警覺。 交收貨物前,市民應先進行風險評估,留意對方帳戶評語、開戶時間以及交易記錄。 另外市民亦應小心核實自己的銀行戶口,檢查是否已收到涉及的款項,或以現金交收。

  6. 2022年3月27日 · 有名店售貨員表示因疫情無得飛」,習慣一年飛幾次的香港人錢多得無處可花於是將過去用於旅行的錢改為購買名牌手袋C字名店一年內可加價3次某些經典款式手袋索價60,000多至80,000多元一樣不乏捧場客當知百業如何蕭條都影響不了這些名店更影響不了富人。 由此又可反映香港貧富是何等懸殊。 窮者愈窮,富者愈富,香港社會走向兩極,加上港府施政嫌貧愛富,加劇天平傾斜一邊,造成許多社會矛盾。 一萬元「臨時失業援助金」甫推出已接獲18萬宗申請,女高官如在夢中表示「無預期開放申請數天就達到這個水平」。 當這些官場「手袋黨」人人手挽十萬八萬元的包包,的確是不可能知道民間疾苦的。 程萬里其他文章: 07月27日 (四) 07月26日 (三) 07月25日 (二) 07月24日 (一)

  7. 17 小時前 · 5月13日下午約3時30分,一名男子經拱北口岸旅檢大廳海關「無申報通道」入境內地。現場執法人員注意到其中提着的購物車呈摺疊狀態,且該男子動作異常小心謹慎,遂將其攔截。經進一步檢查,執法人員從購物車內查獲利用密封、塑膠盒簡單打包的8隻活體甲蟲及8件螳螂標本。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