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23日 · 香港時間. 2021年03月23日 (二) 13:01. Tweet. 研究指新冠肺炎患者應將外科手術延後進行免增加死亡風險新冠肺炎患者確診後不久便進行外科手術或增死亡風險香港中文大學有份參與的一項全球大型研究經分析及研究逾14萬病人後發現確診者於染疫後6周內接受外科手術死亡風險較一般病人高出1.5倍以上建議將手術延至病人確診後第7周或以後才進行其時病人的新冠肺炎症狀已消退。 研究結果最近已於國際學術期刊《Anaesthesia》發表。 有關研究由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醫院管理局新界東聯網部份醫生聯同全球逾萬名外科專家組成的「COVIDSurg Collaborative」進行,由英國伯明翰大學專家領導。

  2. 2022年4月11日 · 本港新冠肺炎確診宗數已累積過百萬宗不少患者康復後亦出現簡稱長新冠新冠肺炎長期綜合後遺症症狀中文大學醫學院全球首次證實長新冠患者的腸道微生態的生物多樣性明顯較低並可透過檢測了解康復者患上長新冠的風險

  3. 2021年10月26日 · 港府今日(26日)公布收緊新冠肺炎確診者的出院安排新要求規定所有康復者在出院後以閉環式管理及點對點方式獲安排前往指定隔離地點進行14天的隔離管理和健康狀況監測以確保出院病人不帶病毒進入社區現階段政府會以北大嶼山醫院香港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2年3月11日 · 公務員事務局透過電郵發出的最新指引確診同事涵蓋已接種2針新冠疫苗以及已打1針或沒有打針人士指職員透過快測或核酸檢測得出染疫結果後第1至6天可領取病假在第7至13天內已打2針者連續2天檢測沒有驗出病毒即可上班而已打1針或未打針人士則仍可領病假。 第14天,以上兩類人士,測出非染疫情可上班,如第14天後繼續驗出帶病毒,則需要在第15或16天,進行深喉唾樣本測試,領樽或交樣本需由親友代勞,並在第15天後起,每日進行快測,若沒有確診則可上班。 《香港疫慌》專頁: http://hk.on.cc/fea/hkdisease. 上一則. 下一則. on.cc東網.

  6. 2022年7月21日 · Tweet. 為進一步管控新冠確診者政府上周起優化檢疫措施要求患者居家隔離期間必須戴上電子手環不過未有清晰交代完成檢疫後電子手環的處理方法政府發言人今日 (21日)提醒確診者按規定完成居家隔離後可自行剪掉電子手環以及刪除手機內的居安抗疫流動應用程式發言人指確診者居家隔離時戴上電子手環是為了確保他們遵從法例的隔離要求沒有離開其居家的範圍進一步減低社區傳播的風險。 另根據現行規定,居家隔離期預設為14日。 隔離患者如已接種至少兩劑疫苗,並於確診後的第6天及第7天,在快速抗原檢測中連續兩天均取得沒有染疫的結果,就可提早完成隔離。 快測結果仍顯示確診的患者,則需繼續接受隔離及每天進行快測,直至連續兩天獲得無染疫結果,方可完成居家隔離。

  7. 2022年4月3日 ·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未平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 (3日)公布過去一天新增1,832宗核酸檢測確診個案1,877宗經快速檢測呈報平台登記及成功確認換言之本港單日3,709宗確診個案當中包括10宗輸入病例分別自南韓法國新加坡等地抵港。 第5波疫情至今累計個案共1,158,791宗,其中729,375宗為經核酸檢測確診、429,416宗為快測呈報。 另外,再多111名確診患者離世,其中96人昨日 (2日)於公院病逝,年齡最大109歲,當中1人已打3針新冠疫苗;有90人為65歲人上長者。

  8. 2021年5月20日 · 香港時間. 2021年05月20日 (四) 19:38. Tweet. 胡潔瑩及曾德賢分享病人出院後的康復治療情況。 (黎忞攝新冠肺炎確診者獲得治療後出院仍要作不同的跟進本港累計有約1.1萬名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出院患者出院後2至12周需要覆診跟進醫院管理局九龍西醫院聯網部門經理 (臨床心理科)胡潔瑩表示,早前向190名出院病人進行問卷篩查,發現約有22%病人出現持續的抑鬱、焦慮症狀,較多為女性及40歲以上人士,當局會根據情況為病人作跟進及情緒支援。 胡指,患者出院時,九龍西醫院聯網的醫院會詢問18歲或以上,並屬香港居民的病人其意願,了解他們是否願意日後跟進其心理狀況。 在去年2月至今年4月,有595名病人表示願意進行篩查,最後有190人回覆及接受篩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