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今初. 己一、總示親近意樂. 華嚴經說,以九種心,親近承事諸善知識,能攝一切親近意樂所有扼要。 即彼九心攝之為四。 《華嚴經》中說,要以九種心 (孝子心、金剛心、大地心、輪圍山心、世間僕役心、除穢人心、乘心、犬心、船心) 來親近承事善知識,而這九種心是能完全含攝親近與承事善知識,所應該具備的意樂的綱要。 這九種心又可歸納為四大項。 棄自自在,捨於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 謂如孝子自於所作,不自在轉,觀父容顏,隨父自在,依教而行。 如是亦應觀善知識容顏而行。 現在佛陀現證三摩地經中亦云,「彼於一切應捨自意,隨善知識意樂而轉。 」此亦是說,於具德前乃可施行,任於誰前不能隨便授其鼻肉。 第一是孝子心。

  2. 2020年8月7日 · 廣論消文 163 162 頁 12 行-163 頁 7 行 【無飽足過患者。如云,「一一曾飲諸乳汁,過於四海於今後,隨異生性流轉者,尚須多飲過於彼。」謂當思惟一一有情,飲母乳酪昔飲幾許,今後若不學解脫道,當飲幾何。

  3. 2020年5月29日 · 廣論消文 觀音大士 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 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626 愛的鼓勵 19 訂閱站台

  4. 《無邊功德贊》云: “ 雖諸已得善逝位,亦曾墮諸極下處,佛墮險時不自輕,不應自輕壯亦怯。 《無邊功德贊》說:雖然諸佛現在已證得了佛果,但是彼等也曾墮在惡趣深淵之中,然而佛墮險處時,並沒有自輕。

  5. 2021年2月11日 · 今初。 緣善所緣勇悍為相。 《入行論》云:“進謂勇於善。 卯一 精進的本質: 「精進」便是在專緣「善所緣境」時的奮勇熱忱心態。 正如《入菩薩行論》(精進品)所說:「精進」的意思就是熱衷於善法。 《菩薩地》說為攝善法及利有情,其心勇悍、無有顛倒,及此所起三門動38業。 《菩薩地》說「精進」是一種熱衷積集善法及利生事業的不顛倒心態,與及由這種心態發動的身、語、意三業。 38 動:造作、行動。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精進的內容,是攝集善法和饒益有情;精進的意樂,是內心勇悍、無有顛倒;精進的加行,是以此意樂所引起的三門動業。 所謂“心顛倒”,即執苦為樂,執束縛為解脫,執無意義為有意義。 比如,外道修各種苦行,執顛倒禁行為解脫因,或者世人通宵狂歡,執苦為樂,都是顛倒。

  6. 2020年12月16日 · 《寶性論》此頌是說:在眾多的畫師中,有的只擅長畫頭,不善於畫其他部分;有的通曉如何畫手,卻不懂得畫其他。 因此,要集合眾多的畫師才能畫出一幅完整的國王身像,只要缺少其中一位便畫不圓滿。 國王的圓滿身像比喻空性,諸畫師比喻佈施等,如果佈施等方便有所缺少,就如缺頭缺手等的畫像,並非圓滿證空。 卯四、教典中遮破僅承許唯修智慧之理. 又若執謂惟應修空餘不應修,世尊親為敵者而善破斥。 謂若果爾,則菩薩時多劫行施、護尸羅等,悉成壞慧、未解了義。

  7. 2021年1月6日 · 原因是:① 積集之後再頓時佈施,福德並未增多; ② 在積累期間,拒絕了許多乞求資具的眾生,而使他們心生怨恨; ③ 最後佈施給並未希求的人,意義不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