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8月4日 · 從這樣的角度出發,作者和我經歷了一年的製作期,琢磨出了下面這樣的大綱: 第一章:拆解問題的技術. 1-1 沒有拆解的人生,只會原地打轉. 1-2 拆解問題:不是套用成功經驗,而是先拆解自己. 1-3 第一性原理:找出真正不能改變的,並從所有可變中突破. 1-4 創新的支點:不是直覺靈感,而是拆解出現實洞見. 1-5 做與不做:不是熱血衝動,而是選擇最佳現實解答. 1-6 以終為始:不是拆解眼前問題,而是朝向最終問題. 1-7 決定次序:不是什麼都做,而是決定最高效率流程. 第二章:拆解職場難題. 2-1 如何拆解職場上需要快速學會的新任務? 2-2 如何拆解時間總是不夠用的難題? 2-3 如何拆解薪水存不到錢的難題? 2-4 如何拆解斜槓時代的職業選擇?

  2. 2015年4月10日 · 自動雜點修復去除風景多餘人物抹除臉上多餘痘斑. 以前我們可能要利用專業的 App 來抹除照片中不小心亂入的多餘人物,但是現在透過「 Snapseed 2.0 」的「雜點修復」工具,我們就能在這款免費修圖 App 中輕鬆做到。 例如下圖中水面原本有一艘船,我用「雜點修圖」只要手指輕輕在船上抹一下,就會自動抹除這個人物,並且自動依據四周景物完成修復,效果如同下圖所示,是不是很神奇?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個雜點修復非常簡單,只要用手指抹除即可,剩下動作全部自動完成,用來去除多餘人物、臉上斑點都很方便。 3. 自由筆刷修圖:改變任何小地方的亮度顏色. 有用過 Snapseed 的朋友都知道其 「局部」修圖 的功能十分強大,甚至可以說是目前所有修圖 App 裡能做到每個細節獨立修圖的最佳工具。

  3. 2024年3月14日 · 1. 覺得好困難時,不要隨時打開郵件和即時通. 我的第一條清單是,當我覺得做不了困難的任務時,或者不想要做繁瑣的任務時, 提醒自己這時候不要隨意就打開電子郵件和即時通訊工具,而要先推進這個任務簡單一小步就好。 雖然每次打開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總能找到一些隨手可做的事,但這也會讓我把大量時間花在突然冒出來的、簡單但瑣碎的額外事情上。 結果可能是大半時間用來處理這些瑣事後,等到一定要回頭做重要的事情時,發現可用的工作時間更少了 ,原本的事情會變得更困難、更繁瑣,需要花更大的力氣擠出時間來做,甚至很容易因此放棄,重要的事情反而沒有進度。 那要怎麼辦呢? 後來,我建立了這樣一個原則:一旦遇到做不了、不想做的任務時,我會告訴自己不要去找「其他簡單的事情」做。

  4. 2017年5月15日 · 我在昨日的「 我所養成的 10 個有生產力習慣,以及我如何養成這些習慣 」一文中,寫到我有一個習慣是「反省時寫下下一次想要怎麼做」,有讀者來信問我說這是什麼意思? 有沒有更多實例? 剛好前陣子發生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和老婆一起逛大賣場,看到賣場裡擺出很多品牌的義大利麵,平常很喜歡煮各種口味義大利麵的我,想到家裡的義大利麵儲量用完了,就提議再買幾包。 那時當下看著有許多牌子的義大利麵條,猶豫起來應該買哪個牌子好呢? 於是出現了兩個情況,我看著一款藍色 D 牌的義大利細麵,疑惑著之前買的時候他的麵條有這麼細嗎? 我們是不是買過他的粗一點的麵條比較好吃呢? 於是決定先跳過這個藍色 D 牌。

  5. 2020年5月23日 · 不如一邊做,一邊就把想到的改進想法記錄下來,最後再去蕪存菁與統整,才是有效又最快方法 。 不是從積極的反省開始,而是從有意識的記錄開始 如何讓PDCA的改善法可以有效實踐?反省說得簡單,實際上善用經驗需要技巧。 當我們能夠 ...

  6. 2012年5月8日 · 其實方法是簡單的問題在於改變習慣這件事情的難度非常高 ,不是技巧難,而是如何讓自己改變思維,如果克服一開始離開舒適場後可能造成的不便,並且如何堅持下去,直到成為自己習以為常的一部分,這確實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的,我自己也是這樣一路走過來。 但是,當我們能夠看到「改變習慣」的長期目標背後有著增進效率的正面效果時,關鍵就在於,那我們要不要選擇開始這段「練習之旅」? 如果你決定開始一起做, 那麼推薦可以利用一些小工具來幫你做追蹤記錄與提醒,像是今天要推薦的 Android App :「 Habit Streak 」。 Habit Streak: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uk.amimetic.habits.

  7. 2016年12月17日 · 而今天這篇文章,來補充一款很佔用手機空間的 App 的清理法,那便是 LINE 這款即時通軟體,他會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儲存大量的暫存檔案、圖片影片取,如果一不注意,有可能累積到好幾百 MB 甚至到 1 G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