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6日 · 李慧詩氣勢一時無兩,但卻在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中遇上極大挫折。 她在第一輪比賽已第一名完成,但在第二輪比賽中因發生碰撞意外未能完成比賽,受了傷,也失落獎牌,是她2010年廣州亞運會後,第一次在大型比賽中失手,可見事件對她影響相當大,有媒體在奧運會後訪問她,她也承認「有的痛只能自己承受,無法告訴別人」,但卻與記者說「不要為她感到悲傷」,看來這是她人生一個遺憾。 無論結果如何,搏盡無悔便可! (圖片來源:李慧詩Facebook @Sarahleewaisze) 今屆身穿湖水綠色「破風戰衣」!

    • 李慧詩的困難1
    • 李慧詩的困難2
    • 李慧詩的困難3
    • 李慧詩的困難4
    • 李慧詩的困難5
  2. 2023年6月5日 · 李慧詩的故事已為港人熟悉:自幼患貧血、因骨折後手術失敗輕度傷殘,出身牛頭角下邨,在香港體壇資源還沒有很豐富的時候,她一路成長、冒起,以一次又一次的表現和成績,成為最受港人關注、影響力最大的香港運動員之一。 李慧詩退役 一代「女車神」曾兩奪奧運獎牌 披彩虹戰衣振奮港人. 李慧詩是近年影響力最大的香港運動員。 (資料圖片/高詩琦攝) 令場地單車在香港興起 讓港人一窺世界級面貌. 在李慧詩之前,當然早已有一代「車神」黃金寶,他在2006年亞運會奪得兩金,獲政府承諾興建單車館;但2012年倫敦奧運,李慧詩為香港奪得了一面久違的獎牌,作為香港史上第三面奧運獎牌、也是第一面單車奧運獎牌,全城震撼,李慧詩的名字開始為人熟知,「場地單車」也漸漸走進大眾的視野。

  3. 2021年8月24日 · 即時體育. 李慧詩:已準備好慢慢退下來 難離難捨最愛的單車︱東京奧運餘溫. 撰文:吳慕兒. 出版: 2021-08-24 10:10 更新:2021-08-24 18:02. 無論如何強大的運動員,也難敵歲月,體能下滑、傷患不斷、持續高強度訓練帶來的身心折磨,每天也是一場艱苦戰鬥。 「香港女車神」李慧詩在社交平台發表一篇感人短文,直言已準備好慢慢退下來,要跟最愛的單車說再見,卻猶如千斤重。 東京奧運曲終人散 餘韻依舊精彩. 2012倫敦奧運,風華正茂的李慧詩為香港贏得史上第三面奧運獎牌,也是單車項目零的突破。 這些年來,難關難過關關過,2016年里約奧運先是炒車,繼而與宿敵禾高燦爛一役過後,普林俊教練在廣州猝逝。 身心俱疲的女車神,暫別單車,去了讀書,成為浸大人文及創作系學生。

  4. 2023年6月9日 · 日前香港單車運動員李慧詩在香港浸會大學畢業禮上,公開宣佈自己已正式退役,她表示自己決定不爭取9月杭州亞運資格,更會擔任短途組教練。 「牛下女車神」表示「好多人都擁護我,令我不放棄去做一個好人,以及成為一個能幫助香港人。 」我們也來看看,奧運銅牌得主李慧詩,多年來自強不息在奮鬥精神! 香港著名單車運動員李慧詩。 (圖片來源:Facebook@Sarah Lee Wai Sze – 李慧詩) 認識李慧詩的7件事. #1「牛下女車神」由來? 有「牛下女車神」之稱的李慧詩,因自少在牛頭角下邨長大,故有這稱號,父親當時從事小販工作,賺錢養育三兄妹,年幼時,李慧詩三兄妹也會輪流幫爸爸看檔,非常生性。

    • 李慧詩的困難1
    • 李慧詩的困難2
    • 李慧詩的困難3
    • 李慧詩的困難4
    • 李慧詩的困難5
  5. 14日晚的4分1決賽中,李慧詩不敵她的宿敵、德國的女警選手克里斯蒂娜·禾歌,之後期後力壓立陶宛老將西蒙娜·克魯佩茨凱特奪得銅牌 [52]。 2017年9月,李慧詩在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奪得爭先賽及凱林賽兩面銅牌。[53] 2018年:亞運雙金牌、世錦賽銀牌 [編輯]

  6. 其他人也問了

  7. 牛頭角下邨長大、現年 34 歲的李慧詩,被港人譽為「牛下女車神」。 天生貧血病她,需花更多力氣去做訓練。 2006年訓練期間因躲避狗隻撞車,左手嚴重骨折導致輕度傷殘,至今仍無法正常扭動。 縱然未能贏在起跑線,她仍憑着信仰堅持下去。 Hong Kong’s Lee Wai Sze poses on the podium after winning the bronze medal in the London 2012 Olympic Games women’s Keirin final track cycling event at the Veldorome in the Olympic Park in East London on August 3, 2012.

  8. 2024年3月7日 · 李慧詩回憶起自己職業生涯中最難忘的事時,她坦言 2010 年第一次奪得亞運會金牌以及在 2019 年世錦賽贏得兩次世界冠軍,是她所認為的「一件挺神奇的事」,而過去的挫折與挑戰,她認為都是一個過程,「因為這麼多年都習慣了,無論是不開心或開心,怎樣都好,你也要發揮到一個好的水準,所以沒有一個說很困難的階段。 」她透露,因為精英運動員在她心裏佔據着重要的地位,所以無論任何事都不能影響自己的單車事業——正正是這份堅定,成就了現在的她。 那麼她怎麼看「牛下女車神」這個稱呼? 「牛下是一個奮鬥的故事,也好像是一個提醒。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