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5月8日 · 「 KKBOX Kids 」是由 KKBOX 推出的最新親子聽音樂、說故事 App ,打開這個親子專屬 App ,可以快速瀏覽與播放各種兒歌童謠、安撫音樂, 而且對我來說很喜歡的一點是,可以快速找到大量中文朗讀童話故事、歷史故事、兒童版小說等等有聲書。 其實「 KKBOX Kids 」本身的內容都是原本本體的 KKBOX 上擁有的資源,也就是說在 KKBOX 上原本也都能找到這些兒歌、有聲書,只是自己找要花上許多時間。 而獨立的「 KKBOX Kids 」則就像一個「幫父母節省時間」的整理好的 App 。 剛好,帶孩子的父母最缺少的就是時間。

    • 林百欣1
    • 林百欣2
    • 林百欣3
    • 林百欣4
    • 林百欣5
  2. 2021年4月1日 · 首先,來到「 AnLink 」官方網站,下載安裝其電腦端軟體,目前只支援 Windows 系統,軟體本身是免費的。 在安裝過程的最後一步,會詢問你是否要設定成開機啟動,我是覺得不必要(因為上課才用得到),所以選擇「 Cancel 」跳過。 這樣一來,「 AnLink 」就算是已經設定完成囉! 啟動 Android 手機投影到電腦: 接著,我習慣採用 USB 連結的方式,也就是利用一條 USB 線,連結手機和電腦,讓手機畫面可以投影到電腦中。 但這時候, 你的 Android 手機需要開啟「 USB 偵錯」的功能,以我的 Pixel 手機為例,操作方式為: 來到你的 Android 手機的[設定],進入[關於手機]的頁面,[連續點擊]關於頁面最下方的[版本號碼]。

  3. 2017年1月6日 · 快樂」是一種很棒的情緒,這種情緒混合著對現狀滿意但又新鮮、放鬆但又好玩、安心但又有挑戰的狀態,讓緊繃或疲乏的工作神經可以重新具備彈性,讓看自己看生活的眼睛更清澈明亮,每天生活中都「創造」一點快樂情緒,我覺得是很重要的。 我有一個生活裡的快樂小技巧可以跟大家分享,這個小技巧就是:「 連續 21 天的不一樣練習 」。 不快樂,有時候是(或者常常是)明明沒有大挫折,但心裡就是空空的,就是快樂不起來,做什麼事情也都沒有動力,找不到生活中的「快樂因子」,那麼快樂因子是什麼? 有沒有辦法自己創造呢? 這時候,特別適合試試看「不一樣練習」,他不只可以幫你自己找回快樂,也可以幫你身邊的人一起找回快樂。 (你可以搭配閱讀我從另一個角度寫的文章: [LifeHack 11] 我用來擺脫情緒枷鎖的十種方法 )

  4. 2018年2月1日 · 微軟翻譯:其實是最簡單的多國語言會議同步口譯即時通. 作者: Esor Huang 2月 01, 2018. 這不是一個新功能。 「微軟翻譯」在 2016 年時有幾個重大的變革,例如當年我比較過的「 微軟翻譯與 Google 翻譯的離線拍照翻譯功能比一比 」,而在 2016 年底, 微軟翻譯還推出了一個「跨裝置翻譯對談」功能,可以讓三國語言以上的對話者同時交談,自動同步翻譯成各自語言 。 其中像是中文、英文、日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等國語言,還支援語音的同步翻譯。 微軟翻譯的「跨裝置翻譯對談」最強大之處,在於可以在電腦上直接打開網頁就使用,而且具備「臨時即時通」的功能,讓你把多國語言的與會者拉入這個即時通,大家都不需安裝額外軟體,但是就能開始多國語言的同步翻譯會議。

  5. 2020年4月10日 · 一,如何註冊 Webex 視訊會議帳號? 首先,誰需要 Cisco Webex 的帳號呢? 會議發起者: 需要註冊帳號。 會議參與者: 不一定需要帳號。 如果是個人使用者,要自己註冊一個「 Webex 」帳號,可以到「 Webex 網站 」註冊。 或者後面這是「 Webex 直接註冊的頁面 」(有中文版)。 註冊過程只有一個步驟,就是輸入「自己的電子郵件信箱」。 接著到郵件信箱中,收取「 Webex 」的註冊認證信,在這封信中有幾個重點: 獲得你的使用者名稱。 獲得「 Webex 網站網址」,以後妳可以用這個網址打開線上版的 Webex ,直接開啟視訊,或是做後台管理。

  6. 2018年11月30日 · Esor Huang.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異塵行者),在電腦玩物上的文章有別於單純的軟體和服務介紹,而是更強調軟體和服務背後的數位工作思維及方法,並說明實際應用後帶來的生活改變。 著有《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系統》、《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從職場到人生的100個聰明改造提案》等暢銷書籍。 Unknown 2018年12月5日 下午3:30. 謝謝您的分享,非常實用的資源。 剛試下載了一些,發現有每月下載量限制,只下載了7個PDF就不能再下載了。 Esor Huang.

    • 林百欣1
    • 林百欣2
    • 林百欣3
    • 林百欣4
    • 林百欣5
  7. 2020年3月3日 · 我在《 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任務整理系統 》這本書中,也一再強調,真正缺乏效率、缺乏成就的問題,不是自己的個性,也不一定是環境,而是往往在於缺乏為自己建立一套系統。 我自己用來建立這套系統的工具,是 Evernote (目前依然如此)。 而 Notion 是一個我也觀察、研究許久,覺得也很適合用來建立這套系統的工具。 所以今年我有一個目標,希望對 Notion 做更深入的研究,並跟大家分享我研究後的整理方法。 對我個人來說,不是要轉換到 Notion 。 而是我想試試看自己在 Evernote 中建立的系統,如果轉換到 Notion ,可以做哪些調整? 又可以建立怎麼樣的專案、資料庫整理系統? 這對我來說,是很有趣的練習。

    • 林百欣1
    • 林百欣2
    • 林百欣3
    • 林百欣4
    • 林百欣5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