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 六七十年代的读者将梁羽生金庸并称武侠两座高峰:“金梁并称,一时瑜亮”。 [3] 梁羽生所創作的《 龍虎鬥京華 》被公認為是新武俠小說之始,開創了武俠小說的一代新風,後以《 萍蹤俠影錄 》等名著為新派武俠綻放了文學情思上的異彩。

  2. 梁羽生(1924年3月22日-2009年1月22日),原名陈文统,中国著名武侠小说家,与 金庸 、 古龙 、 温瑞安 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 [1]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梁羽生 摒弃 了旧派 ...

  3. 梁羽生与金庸确实是新派武侠小说家中的一时瑜亮,高出其他作家一头,但若“瑜”与“亮”比,毕竟周瑜是周瑜,诸葛亮是诸葛亮。 其间是有差距的,而且差距还不小;甚至,这种差距还可以说是关键的、本质性的。 这样的意见或许有些道理:即,倘若梁羽生也像金庸一样, 花上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 对自己的所有作品来一次彻底的修订……那会怎么样? ——怎么样? 我们不知道。 因为梁羽生先生没有那么做。 只有金庸那么做了,一份汗水,一份收获,金庸对自己作品的严谨态度无人能与之相比,而他的作品的成就也无人能与之相比。 这很公平,应该能够给予我们某些启示。 也许,情况不仅仅如此,我是说,即使梁羽生先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订,那当然会大有改观,但能否有真正的质的改变、能否达到金庸那样的高度呢?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4. 2017年12月22日 · 1966年是金庸创作武侠小说的第十一个年头,也是梁羽生创作武侠小说的第十二个年头。 这期间金庸已创办了《明报》,写了《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鸳鸯刀》、《白马啸西风》、《雪山飞狐》、《飞狐外传》、《倚天屠龙记》、《连城诀》、《天龙八部》、《侠客行》等十二部小说,其辉煌的武侠小说创作历程已经接近尾声。

  5. 2024年3月22日 · 说到梁羽生,小时候,看新派武侠小说,喜爱者有二,便是金庸梁羽生。. 金庸多说了,梁羽生较少谈。. 听说老百岁冥寿快到,写篇芜文聊聊他,该合时宜吧!. 老写稿,有个习惯,就是用蓝垫纸,原稿藏手边,复印传报馆,因此他的小说,大 ...

  6. 2024年3月27日 · 开风气者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何以“新派武侠” 区分于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等作者的“旧派武侠小说”,以梁、金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受西方影响,更具现代意识,而开启“新派武侠”的作品便是梁羽生的处女作《龙虎斗京华》。 导致这部作品诞生的直接因素,是由于1954年香港武术界太极与白鹤两门的公开比武,当时《新晚报》的老板觉得这是个噱头,便令梁羽生在报纸“天方夜谈”栏目连载武侠小说,而彼时作为梁羽生同事的金庸,后来的第一部作品《书剑恩仇录》亦连载在同一专栏。 由此可见,“新派武侠”自其诞生,便作为文化工业中的一环与传媒行业息息相关。 也正因如此,无论梁、金,在创作之初,都无区分新、旧之意,甚至只是为了完成工作。

  7. 金庸曾與梁羽生、百劍堂主在《大公報》的專欄上写随笔。另為《明報》撰寫社評二十餘年,以「左手寫社評,右手寫小說」傳為美談。著名的政论包括上文所提及的“裤核论”、与《大公报》的笔战以及文革时期的诸多时政评论。 金學